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校企合作联办职业教育二级学院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校企合作联办职业教育二级学院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测品娱乐
20lO年9月 Study of Science and ‘U八埕IEngineer ing at RTVU. 第3期 总第244期 在校企合作联办职业教育二级学院框架下 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马广君 苏杰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110034) 摘要结合振兴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专 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联办二级学院,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 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提供服务。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辽宁、省提出了辽 j 装备制造业要 展提供了可能。在全国人才人会上,明确指出了 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实现“川中国装备支撑中国 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_ll 人也是人才,而且是目 制造”的宏伟目标。沈刚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 前中国极为短缺的人才。2000年前,沈 市高 重要基地,要实现振兴必需人批培养在生产、建 级技术‘I:人只II 0整个技术I:人的5%左 。 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H{得 2004年至2009年期间,由企业培养、职业学校 上”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 输送利各种对 人的技能培训,沈圈l市高级技术 求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_1:人已经IIJ’剑整个技术 I:人的11%。 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 尽管在五年内,沈 高级技术 人与中、初 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J一、创新创 级技术 I 人都有所增K,并从2005年起逐渐使 业结合起来,加强离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高级技ii:“青黄不接”有所缓和,但随着辽 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 r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沈5Il市装备制造 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依据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 业以及“十一五”期间八人优势产业的壮人, (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制定人 对技能 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才培养模式,制定以应川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 近l0年米,沈刚市的企业缺乏高级技术l 学比重较人的教学计划,推广“订单式”、“模 人现象越发突山,劳动部门凋 显示:2003年, 块式”培养,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 在沈 市整个技术_l:人队伍里,高技求变化的情 本位的教学模式。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发扦重要 况分析米看,目前,沈 制造业短缺的仍是高级 的作用。 技术I:人、技师、高级技师等,属丁人才结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已 短缺。高级 、铣. 钻l 、镗 l:、刨插 I:、 据整个高等教育的一 卜以上。川人单位对高技 磨。 加。J 中心操作_I:、高级装配凋试. 模具 能应刚型人才的需求日 增长,为高职院校的发 改计师、冷作镀金 、装配钳,l 、电切削I:、制 金项目:沈m市礼会科学界联合会 :项 题“’ 企业联,l卜职业敦育 级学院的研究 实践”(sysk2010-33一OI) .2. U人 丁 244 剂.1 等成了紧俏 I 种。其中下l 、钳.I 、铣 I 、 电’I 等通川 m中的供需比例少则l:3,多则达 到1:7。据推测,朱米四 年内,沈 市 I:业 高、中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40万人次。 当前,一方面社会需要人鼙的人才,一方面 我们的毕业生就业难,是供人丁求,还是求人r 供?有三对矛盾发人深思:有岗无人 I有人无岗 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利有业不就 存;高级监领 奇缺利高职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现象并存。 要深入思考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原闪。有的学校 传统学科、长线学科、就业率低的学科得不剑有 效控制,没有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有的高职院 校缺少突出的办学特色,虽定何在培养应}{j 、 技能 人才,可毕业生却没有过硬的实践能力, 上岗难以动手,甚至一些高职院校还在盲目地为 升本奔波;有些本科院校也存在缺少特色、优贽 的通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冈往丁传统的高 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适戍社会经常发展的需 要。 《教育部关丁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质鼙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 El …LiJ: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驱动、以学生 就业为目标,人力推进“ 学结合、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式”。为了落实好十八号文的精神,辽 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与辽沈地 装备制造 业的领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创办 级学 院,现在已经创办了黎明 l 装、特变电 、金环 电 、中瑞汽 、中兴通讯、进化动漫,共八个 级学院。要办好这些 级学院,就必须对现有 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企业共同建 立适应振兴装备制造业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培 养模式,从以 卜儿个方面着手: (1)与企业共同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 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 别丁本科学历教育的最主要一 点,就在丁高职教育是“以为导向,以服务为宗 旨”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必需够J{j的 基础矢IJ识,较强的技术应 能力,良 的职业道 德,实干、创新和创业精神。在培养目标的确立 上,戍本着面向区域、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 向市场,以培养服务本地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的技能型和实 人才为宗旨。 (2)与企业共同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特 色专业设置 高职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紧密结合,根据市 场需求,紧紧罔绕礼会发展,企业需求为口标, 从职业岗位(群)分析人手,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 革,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适应生产、建设、 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麻}}J 人才。例 如,根据《教育为振兴辽 老一I 业基地服务行动 计划》、《沈 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要求,“培养士}}训人批生产: ̄iIN务第一线中、高 级实川型专门人才,推进万人规模的实训基地建 设。在已经建成黎明 I:装学院、中锐汽 学院、 中兴通讯学院、动漫游软什学院的基础上,努力 推进骨干专业建设,建设涉及机械制造、新材料、 亡1动化、汽下、信息、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10 个省级示范专业、20个市级骨干示范专业。 (3)与企业共同构建 学结合的课 体系和 相应的课 标准 课 体系由国家职业资格证 廊知戍会的 要求相应的敦学模块组成,在二级学院课 建设 方面,按照核心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构建课 体 系,全面推行以订单培养为主的 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构建由三个知识层面、二个能力模块 乡『1.成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二个知识层面包括:々 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综合知识;二 个能力模块包括:职业基本操1'4:能力模块、tfIL,【 基础管理能力模块和就业.1 刨业能力模块。例 如,中、高级维修电_l 核心能力构建就是按j{{{上 述要求建立。 (下转第6 ) . 6. 【1人理T 总第244期 是否符合实践教学需求,是否有利_丁提高教学效 益,评价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学校对依托系部 管理型 级学院的教学管理由教务处通过管理 系部实现,对没置型 级学院的管理与对 通系部管理方法相同。 (5)学生管理 依托系部管理型二级学院和设簧型二 级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与其他系部学 生管理相同。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实训、顶岗 实习期间的管理由二二级学院的学生管理委员会 负责。向学生明确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权利、 义务和顶岗实习期间的生活补助等规定,向学生 明确在实习期间麻遵守的管理制度、 动安全方 面的规定等要求,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法制安全 教育和规章制度学习。制订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 制度和管理细则,如请假考勤制度、定期讲评制 度、学生奖惩办法、学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 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要根据学校的相关制度并 结合各个企业对员~l 的具体要求。采取岗位角色 管理,学生的生活补助与其顶岗实习表现挣勾, 让学生真止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 的角色转换。 辽 装各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在其“l 厂化办 学,办 I:厂化人学”的办! 理念指导_卜,二年多 的校企合作联办二级学院实践对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校企合作 联办二级学院实践的不断深入,相信校企合作联 办二级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必将为高职教育的 发展做出更人贡献。 参考文献 【I】赞 妮.・ 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 .教育发腱 f 究,2006(11). 【2】蔡改贫,杨杰. 十校院两级管理模.I=.℃下的三级教学质 量}I住控体系的研究.高校教育研究,200(7). (责任编辑:苗材 ) (卜接第2负) 课 体系中所列的课 均应制定课 标准。课 标准的基本框架包括:前言、课程性质、课 基 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 目标专业能力、方 法能力、社会能力,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 行为目标、实施建议、附录等。二级学院先后与 特变电 沈鼓集团等20家企业合伤开发《变 压器制造 艺》、《电气自动化技能实训》平¨《L乜 气白动化系统设计》等48门课 。 (4)确立以“订单”为导向的培养方式 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廊积极与企业 合作,根据川人单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 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充分利Hj校企合 作实训基地优良的 环境和实践条1,l:,在企业 中安排1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以企业员.1 的身 份深入生产1l 科现场,熟悉企业环境,了解l 艺 技术,直接参与技术攻关和生产管理 作。学生 在 作中运J刳所学的理论知识平¨基本技能分析 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既能拓宽矛¨深化专业知识, 义能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 例如,我院与特变电 沈变集团连续四年, 联合举办“特变电 ”示范班,每崩选拔50名 学员,教学方式实行多学=}l}j。分段教学的教育培 养模式;为其订单培养200多名学生;与沈Ijl I吴 诚电气、沈 华晨宝马、沈 美 在线等企业也 分别联合创办了“2+1”订单培养模式的示范班。 参考文献 【l1米向军 建设, 职人才培养模JI 研究.I 海:知识产权… 版朴.2007(7). 【21史秀 .柳欣.提高教育质量 开¨ 就业市场.中小 业 管理 j科技.2009(12) 【3川’取源.提・ 教育质量 开拓就业市场.职业拽术教 育.2007(5). (责任编辑:苗丰}I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