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较好的耐久性、扬尘少、行车舒适以及维护方便等独特优势,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沥青混凝土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材料选择不合格、生产比例不科学等,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
沥青混凝土是我国公路建设中路面铺设的主要材料,建筑工程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问题,因此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概述
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需要经历复杂的施工流程,施工期间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施工技术,并且对施工的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宏观调配与细节掌控相结合,使施工期间的各项资源能够得到科学高效的配置,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因此在具体施工中要对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管理,例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等。在规章制度的规范下合理施工,并且紧紧结合沥青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工期进行季节性划分,避免施工期间缺乏协调性,出现突击赶工的情况,影响公路工程的最终质量。为了使施工效果更加高效,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必须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管理,对各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进行合理应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资源造成浪费,从而使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程。
2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相关材料检查
在进行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的相关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特别是沥青、石料、矿粉等,而且要从材料的源头进行验证,控制好每一种材料的质量。与此同时,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还需要从经济,一般来说,需要选择正规的沥青厂商和石料场,让他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对于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材料的数量、质检报告、日期等方面进行审核,对于填充料更是要注意,避免不合格的材料流入现场,此外,还需要运用相关的技术指标对每一批材料进行抽查,只有全部检验合格,才能投入到后期的施工使用中。
2.2注重沥青混凝土的搅拌制作
沥青混凝土是道路施工重点使用的材料,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地点是在专业的搅拌场进行。并根据使用标准,以及搅拌量规划好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及温度调整,从而使搅拌成果的质量能够充分符合道路铺设的需求。注重对材料的搭配,参考明确的配料单,将沥青混合料进行配比与搅拌,并与工程能所用的石料相结合,保证搅拌的均匀,避免在施工的使用中出现材料结团或是石料与沥青分离的情况。 2.3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运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搅拌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运输中减少混凝土的运送时间,或者减少运输的间距,尽量选择短距离运输,这样才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如果运输时间太长,混凝土很容易出现凝固现象,从而增加卸货难度,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都会造成影响。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搅拌,保证混凝土结构上的均匀。二是采用桶内搅拌,这样就不担心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凝固的问题。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检查运输车辆轮胎的干净度,必须清除轮胎表面的污染物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 2.4沥青混凝土的摊铺环节
在将材料进行摊铺之前,需要从多种角度考虑几点问题,例如:在增强界面粘结能力时,需要在摊铺环节之前彻底的清洗基层污垢,待水分蒸发后,将乳化沥青喷洒其中,其喷洒量
尽量控制在每平方0.5千克;摊铺过程应结合公路工程的生产力、以及运输频率和时间,并了解压路设备的碾压能力,调整施工速度,在正常施工中,需要连续铺设路面,保证路面的平坦,尽量一次性完成,使路面也可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在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三台摊铺机共同施工,从而保证铺设工程的连续性,并加快施工速度。摊铺设备在工作之前,需要提前15分钟开启,使熨平面板有充分的预热时间,在其对公路铺设的过程中,熨平面板的平均温度需要大于130℃,并控制摊铺的速度,摊铺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充分的观察施工情况,适当的调整速度,公路上层的摊铺速度需要保持在平均每分钟3米左右,在中下层的摊铺速度需要控制到每分钟4米以下。在沥青材料摊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内部的螺旋桨送料装置的远转速度进行摊铺,并向设备两侧匀速输送摊铺材料,保证设备在送料时材料的位置需要比螺旋叶片高;除此之外,还要着重注意摊铺的路面是否平整,可在公路表面使用雪橇式的摊铺方法来控制路面的速度,并考虑整体表面的平整度的要求,严格控制公路摊铺范围的高度平均,对道路的中下层可使用高程控制。由于公路在摊铺的过程中需要分层进行,可在两层临缝之间错开,横缝保持在1米以上,纵缝需要控制到15厘米以上,在表层接缝应削平并将其连接,然后再其连接处涂抹沥青粘层,并保证表面的平整。 2.5碾压
从保证最佳压实度的角度,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确定碾压参数,不能盲目进行碾压,也不能一味参照其他工程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施工包括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在初压阶段,采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两遍,保证碾压温度不低于135℃,碾压速度2~3km/h,确保在摊铺完成后及时碾压;在复压阶段碾压2~3遍,碾压温度不低于110℃,碾压速度2.5~5km/h;在终压阶段碾压温度不低于90℃,碾压遍数不低于2遍,碾压速度同样为2.5~-5km/h。在碾压过程中应该做好压路机行驶速度的合理控制,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确定碾压遍数,防止出现碾压过度或者碾压不足的问题。 2.6接缝处理
在摊铺环节,摊铺机在达到设定位置后,应该继续向前开出10m左右的距离,为后续的碾压施工提供便利。可以采用人工裁齐的方式对混合料进行处理,在端部铺上木板,木板的厚度根据压路机具体情况确定。在碾压施工完成后,技术人员应该做好路面平整度检测,对于端部厚度不足的部分,应该在沥青尚未冷却前铲除,制成直缝。接缝施工环节,可以利用盆灯进行烘烤或者覆盖热混合料,强化混合料的连接性,接头位置的碾压应该先对横向跨缝进行碾压,然后纵向压实。 2.7养护技术
一般来说,当切缝作业在完成后的4天内,需要采取既科学又有效的中期养护措施,而中期养护一般都是利用草袋覆盖操作和定期洒水养护。在养护中,如果发现路面出现裸露问题,就需要采取覆盖措施,有效解决问题。而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需要每天进行三次洒水,从根本上来对路面进行养护,提高路面的质量,达到养护的最终效果。 3结语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路面施工技术,技术的合理应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运营效果。对于施工技术人员而言,应该从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做好施工管理,推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玲.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1):112-114.
[2]赵宁,赵壮.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