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住宅区的公共服
务设施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从空间演化形态看,区域镇体系的演化一般会经历“点—轴—网”的逐步演化过程,下列阶段,区域局部开始有组织状态,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进入动态增长时期。
A:点一轴形成前的均衡 B:点、轴同时开始形成
C: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 D:“点—轴—网”空间结构系统形成 E:综合治理
2、下列对于元大都采用的基本格局,错误的是。 A:三套方城 B:宫城居中 C:方格路网 D:轴线对称 E:综合治理
3、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A:人口密集 B:高失业率 C:住宅紧张 D:交通拥堵 E:综合治理
4、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类型可分为分散布局的群体组合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两种形式,下列关于分散式布局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功能分区明确,减少不同功能间的相互干扰 B:有利于适应不规则地形
C:虽不可增加建筑的层次感,但并不影响美观 D:有利于争取良好的朝向与自然通风 E:经济
5、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不包括。
A: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
B: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
C: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D: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 E:综合治理
6、关于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规模、用地、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等要求,以及停车设施的性质进行总体布置
B:停车设施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路面结构、绿化、照明、排水及必要的附属设施的设计
C:停车设施出入口不得设在交叉口、次干路上、人行横道、公共交通停靠站及桥隧引道处,一般宜设置在主干路上
D: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尽可能遵循“单向右行”的原则,避免车流相互交叉,并应配备醒目的指路标志 E:经济
7、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的颜色是。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原色 E:经济 8、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用水分类,水利部门在水资源公报中,将用水分为四大类,不属于其中分类的是。 A:农业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用水 D:航道用水 E:经济
9、区域环境中的核心是。 A:城市 B:经济 C:工业 D:市场 E:综合治理
10、根据一般经验,城市道路机动车横向安全距离可取。 A:0.8~1.0 m B:1.0~1.4 m C:1.2~1.6 m D:1.5~1.8 m E:经济 11、在城市燃气工程规划中,由于规划工业企业燃气用气量很难准确预测,因此,实际规划工作中,采用预测总用气量较为常见。 A:分项相加法 B:不均匀系数法 C:比例估算法 D:回归分析法 E:经济
12、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B:商品短缺时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D: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E:综合治理
13、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 A:纳克斯 B:廖什 C:赫希曼 D:佩鲁 E:经济
14、在设计前期工作阶段中,对最终决策项目投资是否可行进行认可,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A:项目建议书 B:设计任务书
C:可行性研究报告 D:项目评估报告 E:经济 15、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不是一项单独的工程技术规划设计,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城市工业系统规划 B: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C:城市绿化系统规划 D: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E:综合治理 16、全市性中心是显示城市历史与发展状态、城市文明水准及城市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地域。 A:公共 B:交通 C:展览 D:会议 E:综合治理
17、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是。 A:城市 B:工业 C:乡村
D:第三产业 E:综合治理
18、雨水管渠布置时,在道路宽度小于的路段,雨水管渠一般采用单侧布置。 A:20 m B:30 m C:40 m D:50 m E:经济
19、下列不属于乡域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目标,划定主要水体保护和控制范围 B:确定规划期内各阶段人口规模与人口分布
C:确定乡的职能及规模,明确乡驻地的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D:确定中心村、基层村的层次与等级,提出村庄集约建设的分阶段目标及实施方案
E:综合治理
20、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分析,并可多层叠加,常用于综合评价。 A:层次分析法 B:系统评价法 C:方格网法 D:等值线法 E:综合治理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具有的特点的是。
A: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
B: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C: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
D: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 E:综合治理
22、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以下关于地铁系统的主要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h之间 B:采用全封闭线路,专用路权
C: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骨干线路 D: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E:经济
23、蔬菜仓库,要求地下水位同地面的距离不得m。 A:小于2.5 B:小于5 C:大于2.5 D:大于4 E:综合治理
24、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B:城市客运交通
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D:轨道公共交通 E:综合治理
25、土壤酸碱度亦称“土壤反应”,主要决定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通常以pH值表示。土壤学上以pH值的土壤为中性土壤。 A:5.5~6.5 B:5.0~6.5 C:6.0~7.5
D:6.5~7.5 E: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特点主要包括。 A: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立法是从属性立法
C:行政立法的强适应性和针对性 D:行政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E:行政立法具有不可变性 2、城市规划的制定包括等。 A:城市规划的文本体系 B: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 C:各类规划的决策过程 D:各类规划的审批过程 E:各类规划的执行过程
3、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任务的是。
A: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B: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服务农业为出发点,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
C: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保护耕地与自然资源,科学、有效、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D: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做好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先导和基础,是各项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E: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的引导与管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4、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选址、使用土地和进行各项工程建设,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核发的“一书两证”制度。
A: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城市规划资质证书 D: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E:选址意见书
5、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主要有多种途径,其中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有。 A: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入生态系统
B:通过在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直接从植物残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重新返回到植物体
C: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不需任何微生物分解也能释放营养元素
D:人类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化肥,用海水制淡水及对金属的利用 E: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碎屑返回环境 6、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方法主要包括。 A:错口交叉改善为十字交叉 B:斜角交叉改善为正交交叉 C:多路交叉改善为十字交叉 D:错口交叉改善为正交交叉
E:合并次要道路,再与主要道路相交
7、控制性详细规划之所以能成为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是因为__。 A.它是组织编制的 B.层次、深度适宜
C.它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D.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8、城镇体系包括的特征有__。 A.群体性 B.关联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 E.多样性
9、由城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包括__。 A.公共绿地 B.风景林地 C.居住区绿化 D.行道树 E.城市苗圃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的是。 A:通过式 B:尽端式 C:分散式 D:混合式 E:集中式
11、哪些是影响城市发展规律的主要理论: A.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B.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理论 C.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D.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1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禁止进行活动。 A: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B:修建民俗住宅
C: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D:在历史建筑上刻画、涂污
E:占用保护区的任何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13、进入21世纪,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新的编制方法与编制
思路,主要体现在。
A:对控制性规划的法制化的努力
B: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
C: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区划定与用地编码进行规范
D: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明确编制内容与编制方式 E: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制图规范和数据标准 14、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 A:用地性质 B:容积率 C:人口密度
D:人均占地面积 E:空气质量
15、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在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A:对未来的城市人口结构的预测 B:不同社会群体的居住区位选择
C:公共品需求特点来安排公共品的供给 D:对未来的城市家庭结构的预测 E:不同就业环境的选择
16、城市职能分类的方法主要有。 A:统计分析法 B:描述统计法
C:经济基础研究法 D:一般描述法 E:单变量分析法
17、从形式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水上交通等。 A:地上交通 B:地下交通 C:路面交通 D:轨道交通 E:客运交通
18、下列为我国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的是。
A: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B: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C: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D: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E:1990年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19、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A:城乡规划依法编制、审批情况 B:城乡规划政务公开情况 C:城乡规划廉政、勤政情况 D: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E: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清理、实施、监督情况
20、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
A:等值线法 B:方格网法 C:图表法 D:分析图法 E:几何图形法
21、城市规划的作用为。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的手段 D:改善人居环境
E: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22、选择竖向设计地面连接形式,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等。 A: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 B:场地面积大小
C: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影响 D:土石方工程量多少
E: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运输联系
23、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A:均衡式 B:集中式 C:分散式 D:轴带式 E:分片组团式
24、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城市、镇、村庄,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B: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C: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D: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
E: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25、财政机制在城乡规划实施中有重要地位的表现为__。
A.按城乡规划的要求,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拨款,直接投资兴建某些重要的城市设施
B.通过税收杠杆来促进和某些投资和建设活动 C.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D.借贷以解决实施城乡规划的资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