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29

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29

来源:测品娱乐
西医综合(生理学)-试卷29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体内CO 2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组织液 B.细胞内液 √ C.动脉血液 D.毛细血管血液 2.气体的肺扩散容量是指

A.在1mmHg分压差情况下,每分钟在肺部扩散的气体总量 √ B.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肺部扩散气体的容量

C.在1mmHg分压差情况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在肺部扩散的气体总量 D.基础情况下每分钟肺部气体扩散的总量 3.衡量肺的可扩张性大小的指标是 A.气流阻力 B.弹性阻力 C.肺扩散容量 D.肺顺应性 √

4.胸廓容积大于其自然位置时

A.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以其弹性向内回缩,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 C.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D.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5.导致氧解离曲线由正常位置右移的是 A.CO 2 分压增加 √ B.2-3-DPG降低 C.温度降低 D.pH升高

6.1g血红蛋白可结合氧 A.0.34~1.39ml B.1.34~1.39ml √ C.1.39~2.39ml D.1.34~2.34ml

7.氧解离曲线是表示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 A.血红蛋白含量与氧解离量 B.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 √ C.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含量 8.血液中CO 2 的含量主要取决于 A.CO 2 分压 √ B.O 2 分压 C.血液的温度 D.血液的pH

9.血液中CO 2 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A.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B.物理溶解 C.碳酸氢盐 √

D.氧合血红蛋白

10.延髓呼吸神经元主要分布在

A.孤束核腹外侧区、后疑核、疑核和面神经后核 √ B.孤束核背外侧区和疑核区 C.网状结构腹侧部 D.网状结构背侧部 11.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是 A.脊髓前角呼吸运动神经元 B.延髓呼吸神经元 √ C.大脑皮层 D.脑桥呼吸中枢

1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A.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 B.促使呼气转为吸气

C.接受肺牵张反射的传入信息 D.减慢呼吸频率

13.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 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 C.频率减慢,幅度减小 D.呼吸频率和幅度均不变

14.对于动脉血CO 2 分压升高导致的各种效应,下列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C.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 D.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二、 B1型题(总题数:5,分数:36.00)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直接抑制呼吸中枢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E.抑制中枢化学感受器(分数:8.00) (1).轻度低氧对呼吸兴奋作用的途径是 A. B. C. √ D. E.

(2).严重低氧对呼吸抑制作用的途径是 A. B. √ C. D. E.

(3).动脉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对呼吸兴奋作用的主要途径是 A. B. C. D. √ E.

(4).动脉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升高对呼吸兴奋作用的主要途径是 A.

B. C. √ D. E.

A.膈肌 B.肋间内肌C.肋间外肌D.腹肌E.斜角肌(分数:6.00) (1).平静腹式呼吸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A. √ B. C. D. E.

(2).平静胸式呼吸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 D. E.

(3).当腹部活动受限时,以上何种肌肉收缩将有助于用力呼气 A. B. √ C. D. E.

A.肺总量B.肺扩散容量C.肺活量D.残气量E.用力呼气量(分数:8.00) (1).可以作为衡量肺换气功能指标的是 A. B. √ C. D. E.

(2).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是 A. √ B. C. D. E.

(3).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 A. B. C. √ D. E.

(4).尽力吸气后再尽力最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是 A. B. C. D. E. √

A.氧合血红蛋白B.去氧血红蛋白C.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一氧化碳血红蛋白E.高铁血红蛋白(分数:8.00)

(1).分子结构较紧密的血红蛋白构型是 A. B. √ C. D. E.

(2).分子结构较疏松的血红蛋白构型是 A. √ B. C. D. E.

(3).呈樱桃红色的血红蛋白是 A. B. C. D. √ E.

(4).作为一种高效的二氧化碳运输形式的是 A. B. C. √ D. E.

A.深吸气量B.补吸气量C.补呼气量D.功能残气量E.残气量(分数:6.00) (1).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A. B. C. √ D. E.

(2).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A. √ B. C. D. E.

(3).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 A. B. C. D. E. √

三、 X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5.对于用力呼气量的叙述恰当的为 A.测定时要求以最快速度呼出气体 √ B.用力呼气量反映肺通气的动态功能 √

C.非弹性阻力增加,用力呼气量增加 D.肺弹性阻力降低,用力呼气量增加 16.正常人每分肺通气量大小取决于 A.呼吸频率 √ B.深吸气量 C.解剖无效腔气量 D.潮气量 √

17.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因素有 A.乙酰胆碱 √ B.普萘洛尔 √ C.交感神经兴奋 D.肾上腺素

18.有关氧离曲线的叙述,恰当的有

A.曲线上段比较平坦,表明在肺脏氧分压的变化对血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B.指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 √

C.曲线中段比较陡直,表明在组织氧合血红蛋白易释放氧气 √ D.曲线下段又较平坦,表明血氧分压的变化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不大 19.使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 A.血液中的H +

浓度增加 √ B.血液中的CO 2 分压升高 √ C.温度升高 √ D.通气/血流比值增大

20.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方式有 A.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 B.物理溶解 √ C.NaHCO 3 √ D.KHCO 3 √

21.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 A.防止肺水肿 √

B.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 C.降低吸气阻力 √ D.降低呼气阻力 22.影响气流阻力的因素有 A.气流速度 √ B.气流形式 √ C.气道口径 √ D.迷走神经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