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256练)
【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③”,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④”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的一项是()(3分)A.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B.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C.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__(1)__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___(2)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____(3)_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5.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①刘克庄瀑山木落霜寒夜,共读吾家梦得诗。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②。(注)①刘宾客: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曾做太子宾客。②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曾住溪畔,改名愚溪,这里代指柳宗元。历史上柳宗元、刘禹锡并称\"柳刘微之,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以瀑山落叶簌簌飘零的景象开篇,营造霜寒夜的读书环境,给人萧瑟之感。B.与友人展卷共读刘禹锡诗,诗人因为有这样优秀的本家诗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C.刘梦得诗布局谨严、诗思敏锐,读之如看元帅调兵、国手对弈,森严而机锋敏捷。D.千年以来仍不忘与柳宗元一较高下,“相对垒”表现了刘禹锡诗歌创作的进取态度。7.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一句,对登楼远眺之景进行总括评价;联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不禁产生惆怅之感。(2)《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3)古代诗人常用“明月”这一意象寄托情怀。宋代诗人苏轼就写过这样的诗句,“,”。2【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苏七块冯骥才①苏大夫本名苏金伞,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①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伞了。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予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⑧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①格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3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B.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当地的一个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生,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既无医德,也无医术。C.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油然对之萌生敬佩之情。D.小说中大量使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E.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很好的突出了小说的主题。2、“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请结合句子含意和背景谈谈你的理解。(3分)3、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年十八贡辟雍。时禁元祐学,坐收苏氏文除籍。再贡,入优等。张浚荐于高宗,召对,道夫奏:“愿修德以回天意,定都以系人心,任贤材、图兴复以雪国耻。”上在越,浚遣道夫奏事,赐出身,改左承奉郎。再诏对,言:“汉中前瞰三秦,后蔽巴蜀,孔明、蒋琬出图关辅,未有不屯汉中者。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上嘉纳,召试馆职。上谕宰相:“自渡江以来,文气未有如道夫者,涵养一二年,当命为词臣。”迁校书郎。出知怀安军,乞罢都运司以宽民力,罢戍兵以弭乱阶,罢泛使以省浮费。知资州,宣抚郑刚中荐其治行第一。移知蜀州,盗不敢入境。州产绫,先是,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民病之,道夫断其机。遇事明了,人目为“水晶灯笼。”九年不迁,盖非秦桧所乐也。以吏部郎中入对,言蜀民二税监酒茶额之弊,上纳其言。除太常少卿,假礼部侍郎充贺金正旦使。金将败盟,诘秦桧存亡,及关、陕买马非约,道夫随事折之。使还,擢权礼部侍郎。上曰:“卿自小官已为朕知,第赵鼎与张浚相失后,蜀士仕于朝者,皆为沮抑。继自今有所见,可数求对。”兼侍讲,奏敌有窥江、淮意。上曰:“朝廷待之甚厚,彼以何名为兵端?”道夫曰:“彼金人身弑其父兄而夺其位,兴兵岂问有名,臣愿预为之图。”宰相沈该不以为虑,道夫每进对,辄言武事,该疑其引用张浚,忌之。道夫不自安,请出,除知绵州,致仕,卒,年六十六。道夫居官,一意为民,不可干以私。仕宦三十年,奉给多置书籍。然性刚直,喜面折,不容人之短,或以此少之云。(节选自《宋史·孙道夫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B.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C.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4D.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除籍,从官府文书上除去名字,违反法律被取消做官资格也叫除籍。B.召试,部门组织面试,如果是重要官职也可以由皇帝下诏亲自面试。C.郎中,六部内分掌各司的,孙道夫任职吏部,因此被称为吏部郎中。D.致仕,把官职交还给皇帝,即退休,古代退休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道夫喜爱读书,才华出众。他的俸禄大多数用来买书,他宁肯违禁也要购买苏氏文章,因此其文章气势足,被皇帝嘉奖。B.孙道夫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他在劳役和赋税上提出了许多关爱百姓的建议,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C.孙道夫敢于斗争,有政治远见。他敢于当面驳斥金人无理行为,对时局形势有深入的了解,在军事上主张用武力防御敌人。D.孙道夫为人刚直,不曲附权贵。他不讨好秦松而没有得到升迁,与宰相沈该意见不合,被沈该猜忌,以申请外调表明态度。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州产绫,先是,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民病之,道夫断其机。(2)然性刚直,喜面折,不容人之短,或以此少之云。8.面对金人窥视江、淮的意图,朝廷上下有几种态度,请结合文本分别概括。(3分)5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
(第256练)
【基础训练】1.B2.B3.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评分参考:“江南所写”前面没有介词,加“在”;“但这几句诗来”成分残缺,“但”后面加“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4.(1)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2)本来应该是低谷时(3)压力产生的时间(规律的作息时间)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1)人们不清楚压力产生的时间和肥胖的关系;(2)顺应糖皮质激素水平节律性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3)不要不规律作息。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6.D7.第一问:颔联描写了一幅废寝夜读的情景,诗人与方寺丞共同沉醉于刘梦得诗中,忘了时间、手遮残烛、专心致志。第二问:这一联紧扣诗题,直接描摹(再现)夜读情景,有利于突出诗人对刘梦得的喜爱之情。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8.(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示例一: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示例二: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示例三: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综合训练】1、(5分)答案:BE。(答对1项给2分,全对给5分)解析:B项,“‘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既无医德,也无医术。”分析错误,从全文来看,首先苏七块医术非常高明,其次结尾也表明他并非不善良,也谈不上没有医德。E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错误,文中的细节描写只能表现人物性格,并未推动情节发展。2、(3分)答案:①苏大夫他心里是愿意帮助张四,但他立的规矩不能动。(表面义)②苏七块表面上面对弱小的“冷酷”,不过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善良,这是他的无奈也是当时社会的现实。(深层义)③初年是一个没有“规矩”的时代。苏七块要在没有规矩的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必须立下有他“格色的规矩”。(背景义,时代义)(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3分)3、(6分)答案:①医术奇。侧面写苏七块的医术高超,“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正面写了他高超的医术水平,“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喀嚓喀嚓’,不等病人觉得疼,断骨头就接上了”,速度之快,手法之精,简直让外行人看到瞠目结舌的程度。②外形奇。先是远景“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接着近景“红唇皓齿,眸子赛灯”,最后又来个特写“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把一个有个性、精神、干练的人物活脱脱刻画了出来。③看病规矩奇。故事交代他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不论远近亲疏,必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绝不搭理。因此得了个挨贬的绰号“苏七块”。④为人处世奇。苏七块在给张四治病这个事上一分钱的便宜没占到,从中可以看出苏七块做人原则性极强,内心深处又不乏善良的一面。(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B5.B6.A7.(1)资州出产绫,在此以前,知州派的工匠购置织机买丝少付钱,百姓忧患此事,孙道夫停办了公家的织机。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置”“病”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然而他性情刚直,喜欢当面批评、指责别人,不能容人之短,有人因此轻视他。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面折”“少”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8.皇上不明白为金人何窥视江、淮,认为不应该;孙道夫认为应提前预防;宰相沈该不以为意。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孙道夫字太冲,眉州丹棱人。年十八岁为太学贡生。当时禁止元祐之学,因犯收藏苏氏文章被开除学籍。再次成为贡生,被选进为优等。张浚把他推荐给高宗,高宗召见他答对,道夫上奏说:“希望修养德行来扭转天意,确定首都来维系人心,任用贤能的人,谋求振兴恢复,以洗雪国家的耻辱。”皇上在越州,张浚派遣孙道夫前去奏事,皇上赐他科第出身,改任左承奉郎。皇上第二次诏见答对,他进言说:“汉中前面俯瞰三秦,后面遮蔽巴蜀,诸葛孔明、蒋琬出兵图谋得到关辅,没有不驻军汉中的。现在打算进攻陕右,应当首先治理汉中。荆南向东连接吴会,向北沟通汉沔,号称用武之地,晋、宋以来,常倚靠为军事重地。汉武帝也因为荆南地处上游,所以派他的儿子们占据。现在防守长江应当先安排处置荆南,时机一到就让蜀汉出秦关,荆楚出宛洛,陛下亲自统率大军,从淮甸与各路将领在咸阳会师,谁能够抵抗?”皇上赞同采纳,派他试任馆职。皇上告诉宰相:“自从渡江到现在,文章气势没有比得上孙道夫的,培养一二年,应当任命他担任文学侍从之职。”他升任校书郎。出朝担任怀安军知军,请求停办都运司来宽省民力,停止边地屯兵来消除祸乱的原因,停止繁多的差遣来节省浮滥的花费。担任资州知州,宣抚郑刚中推荐他的治绩品行为第一。移官蜀州知州,盗贼不敢进入州境。资州出产绫,在此以前,知州派的工匠购置织机买丝少付钱,百姓忧患此事,孙道夫停办了公家的织机。他处理事物明白,人们把他看做“水晶灯笼。”九年不升官,大概他不是秦桧喜欢的人。凭吏部郎中身份进朝答对皇帝,进言蜀地百姓上交二税和监酒茶额的弊病,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授为太常少卿,凭借礼部侍郎的身份充任贺金正旦使。金将要撕毁盟约,质问秦桧的死亡,以及在关、陕购买马匹不遵守约定,孙道夫顺沿这些事情一一驳斥他们。出使回朝,被提升代理礼部侍郎。皇上说:“你从做小官时已被我了解,只是赵鼎与张浚失和以后,蜀地人在朝中做官的,都被阻遏压制。从今以后有什么见解,可以请求多进见几次。”兼任侍讲,上奏说敌人有伺机侵占江、淮的意图。皇上说:“朝廷对待他们非常优厚,他们拿什么为名作为发兵的开端?”孙道夫说:“那些金人可以自己杀掉自己的父兄夺取他们的权位,起兵难道还问有什么名目,臣希望预先为之做好防备。”宰相沈该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孙道夫每次进宫答对,总是进言武备的事,沈该怀疑他引荐任用张浚,就顾忌他。孙道夫内心不安,请求出朝,担任绵州知州,退休,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孙道夫为官,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不受任何私情干扰。做官三十年,奉禄大多买了书籍。然而他性情刚直,喜欢当面批评、指责别人,不能容人之短,有人因此轻视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