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员工培训制度
为了建设学习型的学院,有效地开展学院员工培训,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学院员工培训制度。 一.培训原则
1. 学以致用的原则。培训从实际出发,根据学院战略规划和员工的职位特点、工作性
质和素质现状,针对性决定培训内容;
2. 既重视组织文化的培训,又重视知识技能的培训; 3. 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4. 以有计划组织的不脱产培训为主的原则; 5. 培训和考核、奖励紧密结合的原则; 6. 工作中学习的原则。 二.培训制度
1. 建立培训积分制度。
1) 根据个人职务等级,确定每个岗位等级每年应达到的培训课时和积分要求; 2) 员工每年必须完成相应的培训积分,在年终考核中,培训积分是影响员工考核
等级的因素;
3) 员工晋升必须完成相应的培训课时;
4) 新员工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方可以办理转正手续。 2. 鼓励员工自学或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1) 在学院OA系统上开设培训园地。
–宣传学院文化,包括精神理念、价值观、规章制度等; –公告学院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定期发布培训计划; –将培训课程的讲义,优秀文章等放在网上学习园地; –员工交流和工作心得园地。
2)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院研究中心已制定《学院科研管理暂行办法》
对此明确规定,具体包括: –学院设立论文奖励基金; –报销发表论人的版面费;
–鼓励参加国内外科研学术会议和活动;
–学院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员工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3) 新员工入职后各部门负责人指定老员工负责“传帮带”,帮助新员工尽快成长;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员工培训负责,鼓励各部门通过研讨会、案例讨论、
小组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3. 建立学院培训师制度。
1) 鼓励员工参加师资培训,对必要的进修学习进行资助。 2) 对可以授课的员工进行培训师资格认定,持证上岗。 3) 学院中高层干部必须定期为员工授课。
三.培训课程
1. 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
2. 人力资源部根据工作和业务发展需要,结合员工需求,开展以下类别的培训:
1) 新员工培训; 2) 个人素质类培训;
–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法律知识等 –组织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 –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 3) 专业技能类培训; –教育经济与管理水平 –市场与营销类培训 –研发能力 –授课能力
4) 管理技能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领导力培训 –金融财务管理培训 –项目管理培训
5) 继续教育研究与开发培训 6) 学院文化与发展培训;
3. 成立培训小组,协助进行培训课程的研发、实施和管理。
1) 充分发挥学院培训项目多、专业培训人才全面的优势,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培
训小组。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加入培训小组,对培训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 目前拟成立六个培训小组: –教学教务管理小组; –市场营销小组; –研究与开发小组; –管理技能培训小组; –计算机培训小组; –英语培训小组;
2) 培训小组的成立、组织和管理。
牵头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小组的课程开发工作,并指定专人与人力资源部沟通,协
助组织相关的培训;学院根据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给牵头部门一定经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开发,考核及组织管理费用,奖励金等。培训小组应配合人力资源部需要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对于计算机和外语类技能课,培训小组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考核和阅卷工作。
4. 课程选择
根据岗位需要,将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员工必须参加,选修课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自主选择。
1) 新员工培训,所有新入职员工必须参加;
2) 在职人员,根据岗位和工作性质划分为项目研发、市场营销、教学教务管理、
管理及行政、技术等系列,依据每系列的岗位要求确定一些素质培训课程和业务能力课程为必修课;
3) 内部师资培训,根据员工的兴趣和能力给予进修和培训,并提供讲课机会。
四.培训方式
1. 与学院各培训中心的培训课程结合,化整为零;
外语和计算机培训采用“考核—培训—考核”的方式。经过考核,没达到岗位要求水平的员工,可以选择参加各培训中心的对外课程;管理、营销、研发等培训将充分利用学院培训资源实施。人力资源部定期将各培训中心的相关培训课程放在内部网上,员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课程,并办理相应的手续后参加培训。 2. 新员工入职培训,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新员工必须完成培训,方可办理转正手续; 3. 举办各类继续教育讲座。由研究中心牵头,每年定期举办10-12次讲座,邀请国内
外继续教育方面的专家演讲,以开阔员工视野,提高认识;
4. 提高员工基本素质类的培训(如团队精神、责任心、商务礼仪等)课程,组织内部
培训班,请专业培训讲师授课;
5. 干部培训,采取组织沙龙、根据学院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管理等问题确定研讨专题,
定期组织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或管理知识培训;
6. 学院也可根据需要对一些骨干员工采取“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参加院外专业培训
机构组织的培训来提高管理和专业技能。(具体规定见《员工参加短期非内训班培训的规定》)
7. 文化建设与学院各种活动密切结合(工会、年终总结、动员会等),通过组织形式
多样的活动,建设文化氛围,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同时定期在资料室放映关于清华文化、学院文化的宣传片及记录片。
五.培训师资
1. 内部师资
1) 各中心兼职教师(随各中心对外课程,或邀请做专题讲座和报告); 2) 学院领导,应定期为学院各级员工授课;
3)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工作流程、办事规则和制度的培训,定期组织或引导部
门召开专题座谈会;
4) 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经过培训和考核后为内部培训师。 2. 外部师资
1) 各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主要以报告形式介绍国内外市场趋势、国际形势
和行业前沿等;
2) 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师,提供素质类和技能技巧类培训。
六.培训经费
1. 经费总额:建立专门的培训资金帐户,采取预算制,预算金额不超过收入的1%; 2. 培训经费使用: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员工的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外部讲座、进修学
习等,具体培训经费管理办法如下: 1) 内部培训班费用由学院负担;
2) 参加院内各中心组织的对外培训、外出参加短期培训的经费管理见《员工参加
短期非内训班培训的规定》。
3) 参加进修学习及学历教育学习的经费管理见《员工进修学习及参加学历教育的
规定》。
4) 全院进修学习和学历学位教育的费用不超过当年度培训经费的20%。 3. 学院培训经费由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 七.培训计划的制定
1. 培训内容的确定
1) 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拟定学院培训课程计划,包括内训计划、培训课程等; 2) 研究中心拟定10-12次讲座,确定讲座内容;
3) 培训内容在12月前确定并通过OA系统发布网上,并制定相应的选课规则和
相应的学分要求。
2. 学院为每位员工制定次年明确的培训计划
1) 员工可根据选课规则和积分要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和讲座,并上交部门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后交人力资源部;
2) 学院副主任级以上干部选择课程后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干部拟定
培训计划;
3) 人力资源部将所有的培训计划提交院务会讨论通过后通知各部门,并定期组织
实施。
3. 培训计划每半年可进行调整和更改。 八.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1.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管理。主动与其它责任部门和员工沟通,培训前通过办公
自动化系统等手段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培训过程中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培训的顺利开展,培训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进行内部与外部培训资源整合,为更好的开展培训工作做准备。
2. 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管理、培训档案管理、培训程序管理等内容。 九.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的员工必须遵守《聘任合同》和相关补充协议的约定。 十.本制度经2004年第09次院务会讨论通过,于04年8月开始实施。
继续教育学院 0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