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速铁路维修常见考题

高速铁路维修常见考题

来源:测品娱乐


1、我国铁路划分轨道类型和制定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我国铁路划分轨道类型和制定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轨道通过总重密度,以及年运量和 行车速度、最大轴重、合理的大修周期和养护维修工作量等。 2、铁路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周期性地、有计划地对损耗部分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设备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3、线路上哪些部位铺设钢轨不得设置钢轨接头,若不可避免当如何办理? (1)钢轨重量要与机车车辆轴重相匹配,轮轴比2.75以上为合理。

(2)在一定行车速度下,列车动力作用引起的轨道各件的振动加速度与钢轨质量成反比,因此要提高行车速度,又要保证线路质量,就必须提高钢轨重量。 (3)必须根据年通过总重密度合理选择匹配的钢轨重量。 4、何谓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1)下列位置不得设置钢轨接头:桥台挡碴墙的长度为20m及以上的明桥面上;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2m范围内;钢梁的横粱顶上;平交道口。 (2)上述部位如接头不可避免,应将其焊接或冻结。 5.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的方针是什么?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当超前于需要的方针。安排线路大修计划和施工顺序时,必须整区段配套进行,并尽可能采用无缝线路。 6. 简述铁路线路设备大修分类。

(1)由于养护不当,接头扣件和中间扣件不按规定拧紧,钢轨发生了不正常爬行或伸缩。 (1)焊缝断轨,松卸螺栓时违章作业。

(2)用不当的方法放散或调整长轨的温度应力。 (3)低温作业等。

7.线路爬行是哪些主要原因造成的? 形成爬行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钢轨在动荷载下的挠曲、列车运行的纵向力、钢轨温度变化、车轮在接头撞击钢轨、列车制动等。线路上防爬设备不足,扣件的扣压力及道床纵向阻力不够,加剧线路爬行。

8. 产生钢轨折断的原因是什么?

钢轨本身材质或焊缝质量不良是目前钢轨折断的主要原因。枕木失效、扣件松弛、轨枕间距不一致、空吊板、三角坑、轨道方向和水平、高低不良都是造成钢轨折断的基本因素。 9. 产生道床病害的原因是什么?

道床病害的主要原因有道床不洁和翻浆冒泥,以致使道床板结失去弹性。线路坑洼、接头松软、道床长草都会造成道床不洁,而道床不洁会造成翻浆,翻浆的结果会增加道床不洁的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10. 尖轨跳动、尖轨不密贴及“两道缝”,尖轨磨耗及轧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由于活接头、铁砖、夹板、桥型垫板等磨耗,以及尖轨拱腰和活接头捣固不坚实等造成尖轨跳动。

(2)尖轨连接杆尺寸、扳道器位置和尖轨尖端距离不合,基本轨头部有飞边,滑床板不密贴和弯曲,轨撑不合适,滑床板挡肩被挤开,以及磨损等造成尖轨不密贴及“两道缝”。

(3)扳道器的安装位置不合,连接杆位置不合;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尖轨跟端连接不好,捣固不坚实,滑床板弯曲;尖轨尖端高出基本轨或轨竖切部分有飞边,促使尖轨被轧伤及磨耗。

11. 怎样整治钢轨接头病害?

(1)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加以夯实。 (2)经常上紧螺栓。

(3)清筛接头范围内的不洁道碴。 (4)消灭轨面高低错牙。 (5)调整不均匀轨缝。

12. 简述曲股基本轨为什么要进行弯折?

曲股基本轨与尖轨是共同引导轮对通向侧线的。尖轨尖端轨距大于跟端轨距,因此要求尖端轨距必须均匀递减到跟端。为了保持轨距和方向良好,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曲股基本轨必须加以弯折。

13. 简述小半径曲线为什么要加强?

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对外轨产生较大的向外横向推力,以致钢轨向外横移,倾斜钢轨磨耗,轨距扩大,曲线不圆等变化,其所受的横向力的大小与曲线半径大小成反比,与行车速度成正比,因此,小半径曲线应予加强。 14. 简述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旌?

(1)按规定拧紧夹板螺栓,保持夹板与钢轨之间的摩擦阻力。

(2)打紧浮道钉,拧紧扣件螺栓的螺母,保持钢轨与垫板间有足够的阻力。 (3)爬行严重地段应加强中间扣件或增设防爬设备,把爬行力传递于轨枕。 (4)夯实道床,保证有足够的道床阻力。 15. 整体道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整体道床是用混凝土直接浇筑成型的,线路位置完全固定,因而线路稳定、平顺,有利于高速行车。

(2)整体道床取代了道碴层,维修工作量大大减少,没有更换枕木、清筛道床、捣固等线路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尤其是在长隧道内,其优越性更为显著。

(3)整体道床可减少右质隧道的隧底开挖。对于改建既有线的隧道,可以争取净空,减少工程。

(4)整体道床线路外整洁美观,坚固耐用,使用年限长。

(5)整体道床施工精度要求较高,进度慢,遭受破坏后,修复较一般轨道困难。 (6)整体道床是一种刚性轨下基础,轨道弹性差。 16. 道口大修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1)改善道口条件和两侧进路。 (3)改善防护设备。

(2)更换道口铺面板、护轨。 (4)清筛道床,抽换轨枕,整修线路,改善排水设 17. 简述龙门铺轨机脱轨的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1)龙门铺轨机钢架变形翘角。 (1)校正龙门钢架达到标准。

(2)走行超速或制动不及时。 (2)按规定速度操作,注意陈望,及时制动。 (3)走行轨不平。 (3)起平走行轨。 (4)走行轨距不符。 (4)拨正走行轨。 18. 简述龙门铺轨机走行电机烧坏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1)龙门铺轨机走行上坡打滑,负荷过大。 (1)增加走行轮和钢轨间的摩擦力。 (2)短相。 (2)处理短相。 (3)更换电机。 19. 产生线路方向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列车运行时,左右摇摆所产生的横向水平推力是破坏线路方向的因素。轨距不良、曲线不圆顺、线路坑洼、道床不足或不坚实等都容易使方向发生变化,造成线路方向不良。

20.在线路上为何要设置竖曲线?

答:在线路纵断面上,若各坡段直接连结成折线,列车通过变坡点时,产生的振动加速增大,乘车舒适度陡然降低;当机车车辆的重心未达变坡点时,将使前转向架的车轮悬空,悬空高度大于轮缘高度时,将导致脱轨,当相邻车辆的连接处处于变坡点近旁时,车钩要上下错动,其值超过允许值将会引起脱钩。所以,必须在变坡点处用竖曲线把折线断面平顺地连接起来,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平稳。

21. 竖曲线的长短对行车有何影响?

(1)竖曲线的长度依邻接两坡度的大小而宗、

(2)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其坡度变化愈平缓;竖曲线愈短,则其坡度变化愈陡峻,对行车不利。

(3)列车在凸形纵断面上,车钩为拉紧状态,在凹形断面上,车钩由压紧状态过渡到拉紧状态,甚至有断钩的危险。 22. 线路坑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轨缝过大,钢轨拱腰,低接头,轨面有擦伤,捣固不良,软硬不均,空吊板多,长平不好,道床养护不好及路基病害都会增大车轮对钢轨的冲击,加速对线路平顺性的破坏,造成线路坑洼。

23.曲线轨道与直线轨道的受力状态有何区别?

答:曲线轨道的内轨轨长不一、外轨需要设置超高而内轨则需要内移以实现轨距加宽,列车通过时往往有未被平衡的径向力作用于轨道等等。 24.设置超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保证两股钢轨受力比较均匀;保证旅客有一定的舒适度;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 25..最大允许未被平衡欠超高由哪些条件决定的?

答:高速通过曲线时的旅客舒适性;高速通过曲线时曲线内侧风力使车辆向外倾覆的安全性;养护上的考虑。

26.曲线养护维修工作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曲线养护维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27.在无缝线路上进行维修作业时,要注意做好哪几项作业?

⑴在维修地段应备足道砟。 ⑶起、拨道机不得放在铝热焊处。

⑵起道前要先拨正线路方向。 ⑷列车通过时,做好起、拨道的顺坡、顺撬。 ⑸扒开的道床要及时回填、夯实。 28.什么是钢轨接头阻力?

答:钢轨两端接头处由钢轨夹板通过螺栓拧紧,产生阻止钢轨纵向位移的阻力,称接头阻力。

29.什么是胀轨跑道?

答:无缝线路作为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其最大特点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在钢轨内部存在巨大的温度压力,容易引起轨道横向变形。在列车动力或人工作业等干扰下,轨道弯曲变形有时会突然增大,这一现象常称为胀轨跑道(也称臌曲)。 30.钢轨铝热焊的焊接原理是什么?

答:钢轨的铝热焊是利用焊剂中的铝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有较强的化学亲合力,它从重金属的氧化物中夺取氧,使重金属还原,同时放出热量,将金属熔成铁水,浇铸施焊而成。 22.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⑴在维修地段按照需要备好石砟。 ⑶拧紧扣件螺栓和接头夹板螺栓 ⑵测量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后的锁定轨温安排养护维修作业。 ⑷拨直不良轨向。

23.无缝线路维修作业中如何防止胀轨跑道?

答:作业时应经常注意线路状态、行车情况,如发现起道省力、线路方向不良、碎弯增多、拨道拨不动或拨好一处附近又鼓出,高低水平不好,连续空吊板,一端枕头石砟离缝等胀轨预兆,应立即停止作业,设置防护,采取必要降温措施,防止胀轨跑道。 24.为什么要对无缝线路进行巡查?

答:无缝线路的特点是其承受着巨大温度力的作用,因此应对在温度力作用下轨道的状况进行必要的巡察,以便能及时发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出现的异常,采取必要的维修措施加以补救,避免隐患。

25.无缝线路钢轨折断后,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临时处理?说明其方法。

答: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在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160km/h。

26.基本轨有哪些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60kg/m及以上钢轨)

答:⑴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⑵基本轨垂直磨耗,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 ⑶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36.高锰钢整铸辙叉轨面剥落掉块和裂纹的轻伤标准是什么? 答:⑴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

⑵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1.5mm;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3mm。 40.普通道岔基本轨横移的整治和预防办法是什么?

答:应经常检查轨撑和滑床台,看是否全部靠紧基本轨底和腹部,轨撑、滑床台磨耗或变形的,应及时整修焊补。更换不良岔枕。对侧向行车速度高的道岔,转辙器尖端两基本轨间,应采取连接加强措施。 43.钢轨折断的标准是什么?

答:钢轨折断是指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⑴钢轨全截面断裂;

⑵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 ⑶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

⑷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50mm且深度大于10mm的掉块,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45.轨检车地面标志图如何分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根据成图机理,轨检车地面标志图分为两类:轨检车计算机逻辑计算推导出的标志,主要包括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轨检车ALD装置感应地面金属材料打出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道岔标志、道口标志、桥梁护轨梭头、电容等标志。 47.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何种标准应及时更换? 答:⑴折断。

⑵中间两螺栓孔范围内裂纹:正线、到发线有裂纹;其他站线平直及异型夹板超过5mm,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mm。 ⑶其他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

48.接头螺栓及垫圈伤损达到何种标准应及时更换?

答: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3mm,不能保持规定的扭矩。垫圈折断或失去弹性。

49.普通单开道岔需要考虑轨距加宽的地点有哪些?

答: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等于或略大于1435);尖轨尖端轨距;尖轨跟端在侧线或直线上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 50.什么是复式交分道岔?

答:复式交分道岔是缩短车站咽喉长度、减少车站用地、提高调车作业效率的良好设备。其长度略长于单开道忿,而其作用相当于两组对向的单开道岔。 54.影响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质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⑴大机捣固作业区段道床存在板结现象; ⑶接触网导高影响作业; ⑵作业时给定的起道量偏低; ⑷大机不能捣固的处所; ⑸其他的原因。

57.线路设备大、中修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轨向、高低、线路锁定、道床清筛、捣固质量、路基排水。 58.线路大、中修验收时轨距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一是要符合作业验收标准,二是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1‰,其他线路不得大于2‰。

59.线路大、中修验收时轨向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⑴直线目视顺直,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⑵曲线方向圆顺,曲线正矢符合作业验收标准。 ⑶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60.线路大、中修验收时捣固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⑴捣固、夯拍均匀。

⑵空吊板:无连续空吊板;连续检查50头,正线、到发线不得超过8%,其他站线不得超过12%。

61.线路大、中修验收时道床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⑴清筛清洁,道砟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质量不得大于5%。 ⑵清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⑶道床密实、符合设计断面。边坡整齐。 62.线路大、中修验收时轨枕应达到什么标准?

答:⑴位置方正、均匀,间距和偏斜误差不得超过40mm。 ⑵无失效,无严重伤损。

⑶混凝土宽枕间距和偏斜误差均不得超过30mm。 2.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⑴路基:路基稳定,无翻浆冒泥、冻害及下沉挤出等路基病害。

⑵道床:一级碎石道砟,碎石材质、粒径级配应符合标准,道床清洁、密实、均匀。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范围内道床肩宽450mm。

⑶轨枕及扣件:混凝上枕、混凝土宽枕或有砟桥面混凝土枕,特殊情况可使用木枕。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应使用弹条扣件,木枕应使用分开式扣件。

⑷钢轨:普通无缝线路应采用50kg/m及以上钢轨,全区间及跨区间无缝线路应采用60kg/m及以上钢轨。

3.胀轨跑道是如何发生的?

答:轨道胀轨跑道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持稳阶段、胀轨阶段和跑道阶段,胀轨跑道总是从轨道的薄弱地段(即具有原始弯曲的不平顺)开始。在持稳阶段,轨温升高,温度压力增大,但轨道不变形。胀轨阶段,随着轨温的增加,温度压力也随之增加,此时轨道开始出现微小变形,此后,若温度压力继续增加。当温度压力达到临界值时,这时轨温稍有升高或稍有外部干扰时,轨道将会突然发生臌曲,道砟抛出,轨枕裂损,钢轨发生较大变形,轨道受到严重破坏,此为跑道阶段,至此稳定性完全丧失。 4.无缝道岔的铺设与焊接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答:⑴无缝道岔铺设后焊连前要全面整修一遍道岔。

⑵无缝道岔岔内钢轨接头最好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焊接,困难条件下也应在5℃~25℃范围内焊连。焊连顺序为先直股后曲股,最后焊连尖轨跟部。 ⑶岔内钢轨接头焊接时,一定要使限位器子、母块居中卡死。

⑷岔内钢轨接头焊接后要对焊头进行探伤检查,并对道岔再全面整修一遍。

⑸在锁定轨温范围内(最好在ts±3℃范围内)把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长轨条焊连在一起,并对焊头进行探伤检查。

⑹去掉限位器子、母块间卡块,再细整一遍道岔。 8.道岔基本轨伤损或病害达到什么状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答:⑴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⑵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稠定)。

⑶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9.道岔各种零件伤损或病害达到什么状况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答:⑴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⑵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⑶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⑷护轨垫板折损;

⑸钢枕和钢枕垫板下胶垫及防切垫片损坏、失效;

⑹弹片、销钉、挡板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mm;

⑺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10.普通道岔扳动不良的整修措施是什么?

答:对旧普通道岔滑床板,在滑床台磨耗与开焊时,一般均做整组更换。滑床台磨耗不是绝对磨耗,而是与尖轨轨底的相对磨耗,两者的位置相对应。因滑床板与基本轨水平螺栓紧因为一体,滑床台与尖轨底部的相对磨耗经扳动磨合,很少发生扳动不良故障。 成组更换新滑床板,其中心位置未变。新滑床台与尖轨底部原有位置也相对应,由于新旧不完全吻合,滑床台与尖轨底又不能全部密贴,部分滑床台在道岔扳动时受阻。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转辙机克服不了摩擦阻力时,就会出现扳动不良故障。成组更换滑床板,在少数道岔中有时出现扳动不良故障。为不影响行车,保证道岔正常使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滑床板和尖轨底同时磨耗,对严重的,应有计划地提请施工封锁计划,同时更换,最好不要在滑床台磨耗到相当严重程度后再成组更换。

⑵新滑床板更换以前,做好除锈打磨,同时打磨滑床台两个长边的焊接口,棱角为困弧形。

⑶更换后涂袖试扳,列车通过后再试扳,调换个别滑床板。 ⑷请电务人员配合作业,开通后测试电流。 11.普通道岔基本轨横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道岔基本轨横向移动,使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容易造成尖轨轧伤,扳道不落锁,尖端轨距变化等病害,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有时甚至造成事故。

⑴轨撑松动,不靠基本轨。原因是有的铺设年久的道岔,存有轨撑磨损或变形,有的轨

撑规格不合。

⑵滑床台不紧靠基本轨底。有的滑床台已磨得很薄,有的滑床台边不齐或磨成斜坡,失去挡靠基本轨底的作用。有的滑床板不规格,安设后,轨撑、基本轨、滑床台间有缝不密贴。 ⑶转辙器部分岔枕劈裂或钉孔腐朽,道钉把持力不足。

⑷尖轨尖端无通长连接铁板,当侧向行车速度快、冲击力大时,基本轨就容易横移,变化。

12.普通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⑴基本轨或尖轨竖切部分有肥边,尖轨尖端由转辙拉杆力量强制靠在基本轨上,尖轨顶面与基本轨顶大致水平的部分,就靠在基本轨肥边上,尖轨竖切部分的肥边还盖在基本轨面上,过车时容易把尖轨薄的部分挤坏,把竖切部分的肥边压掉,造成轧伤。

⑵由于基本轨横移动,使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有时扳道表面密贴,但过车时横移,轧伤尖轨顶面。

⑶自制曲基本轨的曲折点位置不正确,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完全靠贴。 ⑷转辙拉杆尺寸不合或扳道器位置不正确,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使尖轨轧伤。 14.叙述普通道岔尖轨反弹的整治方法。

答:⑴整治道岔爬行。岔首、尖轨尖端方正,尖轨至岔首轨端保持26mm(按道岔标准图数据定)。

⑵检查各部尺寸,改正或调整两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尖轨非作用边至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均符合规定标准。

⑶拆卸检查辙跟接头,更换磨损配件、滑床板等。尖轨螺栓孔磨成椭圆时也应更换。 ⑷更换锈蚀拉杆、连接杆、连接销,全面拆卸涂油,使其不松动,又不过紧,转辙良好。 ⑸打磨基本轨作用边与尖轨非作用边肥边。 15.叙述普通道岔尖轨掉块的整治方法。

答:⑴新铺设的道岔在使用3个月至6个月以内,尖轨非作用边易出现肥边,应及时打磨并倒棱。在基本轨出现肥边时也应打磨。 ⑵整治尖轨拱腰和不密贴,要换磨耗滑床板。 ⑶对咽候道岔、侧向进站道岔增设防磨护轨。

⑷基本轨垂直磨耗的道岔更换尖轨,应同时更换基本轨。在更换新尖轨前,打磨尖轨项面宽35mm以前顶面,使尖轨与基本轨顶面相对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16.试述整治普通道岔尖轨中部轨距小于规定标准轨距的方法。

答:线路轨距超限时,可以将小于标准轨距的部分横向外移钢轨,使其达到标准。但道岔尖轨中轨距超限时的整修方法必须视具体情况,在满足两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这一基本条件以后,方可确定整修方案。

尖轨中轨距小于规定标准轨距。两基本轨之间距离小于规定标准距离时,可在电务人员配合下,先向外移动曲基本轨,调整尖轨使之达到密贴,然后再拨正直股方向。

两基本轨之间距离符合规定距离时,先检查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尖轨有无侧弯、连接杆尺寸是否对号、尖轨作用边有无肥边,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整治。 17.试述整治普通道岔尖轨中部轨距大于规定标准轨距的方法。

答:线路轨距超限时,可以将大于标准轨距的部分横向内移钢轨,使其达到标准。但道岔尖轨中轨距超限时的整修方法,必须视具体情况,在满足两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这一基本条件以后,方可确定整修方案。

尖轨中轨距大于规定标准。两基本轨之间距离大于规定距离时,可在电务人员配合下,向内移动曲基本轨,撤除尖轨接头铁调整垫片或平行移动连接杆,调整尖轨使之达到密贴,然后再拨正直股方向。

两基本轨之间距离符合规定标准距离时,应检查侧向尖轨侧面磨辑程度,视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更换尖轨。

19.试述普通道岔护轨高起的整治和预防措施。

答:⑴护轨垫板压入岔枕,应及时削平。削平时,护轨垫板里口要削得略深一些,约3~4mm。

⑵做好线路方向、水平,消灭空吊板、辙叉心低洼与辙叉横移等病害,以减少护轨受拉产生的高起和磨损。

⑶对旧辙叉护轨槽已改为42mm宽的,应将护轨间隔铁改为整体结构。

⑷主轨垂直磨耗严重的,应及时更换。对主轨垂直磨耗不到限度的,也可考虑用有垂直磨耗的再用轨制做护轨,以减少主轮与护轨的高差。

22.试述整治提速道岔不密贴的方法。

答:道岔扳不动时,工务部门应检查转换部分与钢岔枕是否卡阻。如未发现卡阻,则故障一般与工务部门无关,应由电务部门解决。

对于道岔不密贴,如是在各牵引点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则应由电务部门调整。如牵引点密靠而牵引点之间不密靠,则首先应检查牵引点的动程,对不满足第一牵引点动程160mm±3mm,第二牵引点动程75mm±3mm的,应督促电务部门调整,使之符合标准。其次应检查道岔框架尺寸。

23.分析快速线路岔区晃车产生的原因。 答:⑴由岔区外线路原因引起的晃车;

⑵岔区道岔、线路道床、轨枕等不一致引起的晃车; ⑶转辙部分空吊引起晃车;

⑷道岔内部几何尺寸的少量变化引起的晃车; ⑸无缝道岔尖轨爬行引起的晃车; ⑹不良作业习惯引起的晃车; ⑺护轨结构刚度不足引起的晃车;

⑻岔区相邻道岔之间过渡钢轨过短引起的晃车;

⑼曲线伸入道岔引起的晃车道岔与桥涵之间距离太小引起的晃车; ⑽道岔部件磨耗引起的晃车。

24.加强对快速线路无缝道岔锁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加强对无缝道岔的锁定,特别是加强对直尖轨和曲基本轨的锁定,由于在无缝道岔的设计上在直尖轨后部和曲基本轨中有应力峰,尖轨和基本轨的相对爬行很难完全避免,但通过加强锁定,减小这个相对爬行量,避免由此引起的晃车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加强锁定的主要措施有:

⑴改进直尖轨根部、内直股钢轨、曲基本轨与岔枕的连接,增加扣件锁定力。 ⑵保持道床道砟清洁、密实与饱满。

⑶在直尖轨根部与曲基本轨之间、内直股钢轨与曲基本轨之间设计特殊连接装置,在零应力状态下校正尖轨基本轨位置正确后安装,严格控制直尖轨与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移。 25.试述提速道岔框架尺寸不能保持而经常扩大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答:道岔框架尺寸经调整好后常不能保持而经常扩大,其原因是垫板和混凝土枕间联结螺栓扭力不足或弹簧垫圈失效,造成垫板外挤(垫板孔径33mm,螺栓直径30mm)引起的,需通过调整框架尺寸,更换弹簧垫圈,紧固螺栓的方法解决。孔径磨旷严重的,还应在孔径内加垫垫片。再次是检查尖轨是否有硬弯,顶铁是否过长。对于尖轨硬弯,应通过矫直或更换等方法来解决;对于顶铁过长的,则应通过打磨或更换等方法来解决。 26.分析轨道检查车高低超限波型的波长对应的病害。

答:波长在2m以内的高低偏差,幅值小,波长短,线路长度的变化率大,是产生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的主要原因。

波长在10m左右的高低偏差,主要是使车体产生较大的垂直振动加速度。

波长在20m左右的高低偏差,其幅值大,波长长,主要是使车体产生点头振动。当车体振幅和高低偏差幅值方向相同时,会使车体产生较大的振动加速度。

27.曲线侧磨严重地段,现场轨距良好但轨检车检测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曲线外股钢轨侧磨严重,在现场通过改道作业使轨道轨头以下16mm处的轨距值等于1435mm。但由轨检车检测原理可知,光电头所发射出的激光光点落在轨距检测点上的投影的直径有时可达到4~5mm,甚至更大,因此光点会落在轨头以下16mm处以下的地方,而这里轨距较标准轨距要小很多(视钢轨侧磨情况而定)。另外,在侧磨较大的曲线地段,曲线下股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钢轨肥边和波磨或高低不良等病害。上述病害在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曲线时,会引起列车转向架的振动,而安装轨距检测设备的轨检梁是刚性固定在转向架上的,因此必定会带动光头上下一起振动,使光电头所发射出的光点偏离轨头以下16mm的位置,极大地影响到轨距测量光电头所测出的轨距数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