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作为介于城市与农村居民点之间过渡型居民点的一种,小城镇专指行政建制“镇”或“乡”的镇区部分。
城镇规划:城镇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计划,是城镇为实现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城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依据。
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设计、城镇道路与交通规划、城镇设计、工程系统规划
任务:
城镇域规划:是指城镇及其腹地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及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区域未来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综合的总体部署。
城镇性质:是各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指各城镇在城镇网络中的分工与职能。
兰州市性质:甘肃省会,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贸科技区域中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确定城镇性质的依据:①区域地理 ②城镇资源 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④城镇的历史资源 ⑤城镇现状 ⑥城镇的物质要素
区位商=某区域某行业就业人数/某区域全部行业就业人数全国某行业就业人数/全国全部行业就业人数
(区位商>1领先于全国;<1落后于全
国)
城市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城市总人口=城市现状总人口*(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城镇用地类别: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城镇用地评定:
第一类,适宜修建的用地。地势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良好地基承载力足够。
第二类,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第三类,不宜修建的用地。农业价值很高的农田,或地质条件极差,必须辅以特殊工程措施才能用以建设的用地。
城镇用地选择要求:
① 用地选择要为合理布局创造条件
② 充分注意节约用地,尽可能不占耕地和良田。
③ 选择发展用地应尽可能与现状或规划的对外交通相结合,使城镇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同时尽可能避免铁路与公路对城镇的穿插分割和干扰,是城镇布局保持完整统一。
④ 符合安全要求 ⑤ 符合卫生要求
城镇用地选择方案的比较:①占地情况 ②搬迁情况 ③水源条件 ④环境卫生条件 ⑤交通运输条件 ⑥工程设施的合理性比较 ⑦对原有设施的利用情况 ⑧主要近期建设项目造价比较
城镇道路系统的形式:①方格式 ②放射式 ③自由式 ④混合式
城镇公共中心的空间布局形式:
1、 沿街式布置:沿主干道两侧布置、沿主干道单侧布置、步行商业街
2、 组团式布置:市场街、带顶市场街
3、 广场式布置: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三面开敞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组团组成,人口规模3—5万,用地50—100公顷。
居住小区:城市中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集地。
居住组团: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相应,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集地。
居住区规划用地:①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②其他用地
居住区规划内容:①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和范围 ②确定规模、人口量、用地大小 ③拟定居住建筑户型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④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⑤你定个及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⑥拟定公共绿地数量、分布、布置方式 ⑦拟定有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⑧核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⑨拟定居住区停车场、库的位置、数量和泊车位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①安全要求 ②卫生要去 ③使用要求 ④美观要求 ⑤经济技术要求
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形式:
①片块式布局(组团式) ②轴线式布局 ③向心式布局 ④围合式布局 ⑤集约式布局 ⑥隐喻式布局
居住区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宅间小路
居住区道路形式:贯通式、环通式、尽端式、混合式、自由式
道路系统基本形式: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
住宅用地规划与设计:①住宅选型 ②住宅合理间距与朝向 ③住宅群体组合 ④宅旁绿地组织
日照标准:不同建筑气候区,不同规模大小城市地区,在所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内的有效日照时间带里,保证住宅建筑底层窗台达到规定的日照时数。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构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住宅平均层数、高层住宅比例、人口密度、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覆盖率)、住宅面积净密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绿地率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覆盖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住宅面积净密度(容积率)=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总建筑密度=总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
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100%
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100%
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总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
人口毛密度=规划总人口规划总人口 人口净密度=居住区用地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住宅覆盖率和容积率是你反映居住环境质量和住宅建设量不可缺少的指标
景观与环境规划要素:室外活动场地、景观形象、环境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