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卷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卷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来源:测品娱乐
绝密★启用前

2010年7月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B、 2 C、 3 C、 4 D、 5 D、 6 A、 7A、 8 B、 9 B、 10A 11 B、 12 C、 13 B、 14B、 15 D、 16 C、 17 A、 18 A、 19A 20A 21C、 22 D、 23B、 24 B、 25B 26D 27D 28C 29D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 ABCD、 32 ABD、 33 ABCD、 34 AD、 35AD 36ABC、 37ABD、 38ACD、 39ABC、 40AB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根本要求是什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

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科学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的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大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42、简述什么是洋务运动及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答: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自救”运动,称为洋务运动。

(1)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太平天国农民也极大地冲击了清的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页(共3页)

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被称为洋务派。

(2)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

从19世纪60年代,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首领是恭亲王奕。1861年,清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机关。随之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领,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上海和天津成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

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除了继续办军事工业以外,还开始举办民用企业。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自身的缺陷都了它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4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有哪些?

答:(1)经济建设一定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急于求成。 (2)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路线和时必须要立足于基本国情,依据中国的客观实际,实事求是。

(3)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44、为什么说抗日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和作用?

答:(1)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敌后游击战争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

(3)在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敌后人民力量的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武装力量的壮大还使得游击战为人民进行战略准备了条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5、为什么说中国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答:中国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2页(共3页)

义。

(1)它标志着中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2)中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使中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正如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党,中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46、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必然性?

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表明,中国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来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