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版光伏发电技术项目解决方案

最新版光伏发电技术项目解决方案

来源:测品娱乐
最新版 光伏发电技术项

目 解决方案

1

1概述

1.1 工程概述

1.2 设备使用环境条件 1.3 交通运输条件 2设计依据 3 整体方案设计 3.1 并网逆变器选型 3.2 组件选型 3.3 光伏阵列设计 3.4 交流汇流箱设计 3.5 并网接入柜设计 3.6 电缆选型设计 4 防雷及接地 5 设备清单 6 发电量计算 6.1 理论发电量

6.2 逐年衰减实际发电量6.3 年发电量估算 7 项目管理机构 8 施工组织设计 8.1 技术准备

目录

2

8.2 现场准备

8.3 项目管理、沟通与协调 8.4. 工程施工流程 8.5. 实施进度计划

3

1概述 1.1 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 ** 市新区九大街,东京大道以北,九大街以西, ** 汴西湖以西,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周围有高大建筑,遮挡阳光。道路 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 置业屋顶项目,六层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 34.33 平方米。

屋顶为常规水泥屋顶,屋顶集中单建筑屋顶可以完成

200kWp容

量的光伏组件固定倾角式安装, 该项目属低电压并网分布式光伏电站。

该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技术方案,该太 阳能光伏电站建成后, 与厂区内部电网联网运行, 可解决该厂区部分 电力需求 , 实现了将一部分清洁能源并入用户电网 ,为该地区的节能 减排作出贡献。

1.2 设备使用环境条件

** 市地理气候概况

** 市处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 太行山脉东南方, 地处河南省中 东部,东经 113° 52’ 15\"-115 ° 15’ 42\",北纬 34° 1T 45\"-35 ° 01 '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离黄海 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 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 身

处内陆平 原,周边无山,城中多水,气候暖和,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冬季寒 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 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 14C,年平均降水650毫米左右,年平均 幵封年平均气温:14. or j年平均最高气温:均匚;年平均最低气温:

历史最高气温:43乜出现在1盯2年;历史最高气温=T6乜出现在为盯年 年平均隆雨虽:盟5歪米

开封气候特征

4

开封各月历史气戻信息

月伯

平均題寻

平均最旣气溫

平均眸雨量

L月

-4*C

盲LI

19*0 (197^

起 11=1.

Eg仃謂 3月

26=. 3l*C <1M3]

生月 21*C

37atL

3B\"C (2004: 忘月

isr 51—

39*C ^00-7: &月 32*0 20P

75sx 0C (1972] :月

32*C 応

L63z=

43XJ(1966]

客月

31*C 22\"C 39七(1M5:

9月 27*C 1T*C

37*C (200-2?

I。月

21*0

IBP

37— (1 吹

口月

243m

27'C (200G: L2月 rc -rc in^trt:

22*C 119875

最高气温19C,年平均最低气温9C: 7月平均温度26.5 C,极端高温 39.9 °C。

1.3 交通运输条件

本项目位于**市新区九大街,东京大道以北,九大街以西,**汴西 湖以西,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南接郑开大道,交通便利,便于运输与

5

19T; tl$79

w&PCi阳反 31X^(1863) S6*C<2004) S9*C<2flO7 43^C':1^72:43'0(1^66 39*C(1965.

37*C(2002.

srcciwa? 2 7\"C (2003) 22TC19B7)

维护

2设计依据 GB 50217-2007

GB/T 19939-2005 IEEE 1547:2003

IEEE 1547.1:2005 序》

IEC 62116 IEEE 1262-1995 JGL/T16-92 JGJ203-2010 GB 50057-94 GB/T 20046-2006 GB/T 19939-2005 GB/T50797-2012 GB/T50795-2012 GB/T50796-2012 GB/T50794-2012 GB/T 199-2012 GB/T 29319-2012 GB/T12325-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进行互连的标准》 《分布式电源与电力系统的接口设备的测试程

《光伏并网系统用逆变器防孤岛测试方法》 《光

伏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6

GB/T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93 GB/T15543-2008 GB/T24337-200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 50052-2009 GB 50053-1994 GB 50054-2011 GB 50613-2010 GB/T 14285-2006 DL/T 599 DL/T 5221 DL 448 DL/T 825 DL/T516-1993 Q/GDW 156-2006Q/GDW 212-2008Q/GDW 370-2009

Q/GDW 382-2009Q/GDW 480-2010Q/GDW 5-2010Q/GDW 617-2011GC/GF001-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 400V 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7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要求和试验

方法》

CGC/GF020:2012《用户侧并网光伏电站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Q/GDW 11147-201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Q/GDW 11148-2013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 11149-201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经济评估导则》 《国家电网公

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 2006 年版)》 国发[2013]24 号 见》

《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

3 整体方案设计

集中式水泥屋顶,电池组件选用250Wp多晶硅电池组件,共铺设 800块组件,共40个光伏串列,装机容量为200kWp通过原有400V 低压配电母线并网。

总体方案如下图所示:

8

光伏组件采用250Wp多晶硅电池组件,采用固定倾角安装方式, 每20块一串,共40串800块光伏组件组成光伏阵列。

逆变器选用50kW组串式逆变器,共4台,每台50kW逆变器具备 4路

MPP■功能功能,每路MPPT最大输入组串数为3路,逆变器就近 安装于水泥

屋顶。

交流汇流箱配置在水泥屋顶,满足四进一出接入需求,出线通过 交流电缆连接至在原有低压配电室。

低压并网接入柜安装于原有400V低压配电室,并将光伏发电量 的计量电度表以及并网负荷开关等设备安装于此 400V低压并网接入 柜内。

3.1 并网逆变器选型

1. 并网逆变器选型

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转换设备, 它连接直流侧 和交流

9

侧,需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优质的电能输出。对逆变器的选 型需满足如下要求:

( 1) 高转换效率高

逆变器转换效率越高, 则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越高, 系统总 发电量损失越小,系统经济性也越高。因此在单台额定容量相同时, 应选择效率高的逆变器。逆变器转换效率包括最大效率和欧洲效率, 欧洲效率是对不同功率点效率的加权, 这一效率更能反映逆变器的综 合效率特性。而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是随日照强度不断变化的, 因此选型过程中应选择欧洲效率高的逆变器。

( 2)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

太阳电池组件的端电压随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 逆变器的直 流输入电压范围宽, 可以将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照度较小的时间段 的发电量加以利用,从而延长发电时间,增加发电量。

( 3) 优质的电能输出 逆变器应具有高性能滤波电路, 使得逆变器交流输出的电能质量 很高,不会对电网质量造成污染。在输出功率》50%额定功率,电网 波动V 5%的情况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

v;%。

并网型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 需要实时采集交流电网的电压信号, 通过闭环控制, 使得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的相位保持一 致,所以功率因数能保持在 1.0 附近。

(4)有效的“孤岛效应”防护手段 采用多种“孤岛效应”检测方法,确保电网失电时,能够对电压、 频率、相位等参数进行准确的跟踪和检测, 及时判断出电网的供电状 态,使逆变器准确动作,确保电网的安全。

10

( 5) 系统频率异常响应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中要求大型和中型 光伏电站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

( 6) 通信功能

光伏并网逆变器须提供通信接口能够将逆变器实时运行数据、 故 障信息、告警信息等上传至电站监控系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光伏组件铺设区域屋顶条件, 推荐使用 组串式逆变器,相对于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的优势如下。

高转换效率,欧效达 97.5%;

多路MPP■最终确保高系统转换效率; 发电收益明显高于集中式逆变器; 无需直流汇流;

安装简单,因地制宜,节约空间; 维护方便,缩短平均维护时间; 输入范围宽,发电时效更长;

11

综合考虑,逆变器选用组串式逆变器

技术参数如下: 输入 最大输入功率 最大输入电压 启动电压 额定输入电压 56200W 1000V 300V 620V 300~950V 500~850V 4 MPRfe压范围 满载MPPfe压范围 MPPT数量 每路MPPT最大输入组 3 串数 最大输入电流 输入端子最大允许电 104A (26A/26A/26A/26A) 12A 流 输出 额定输出功率 50000W 55000W 最大输出功率(PF=1) 最大输出视在功率 最大输出电流 额定电网电压 55000VA 80A 3/N/PE, 230/400Vac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