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常用玻璃量器 ××/TY07.J01.05.01
—————————————————————————————
刻度吸管
1.目的
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 1mL 、2 mL 、5 mL 、10 mL 、25 mL刻度吸管。 3.校准依据
3.1 QG/××03.11 《文件与记录控制管理标准》
3.2 QZ/××07.00 《品质部工作标准》
3.3 JJG19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4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职责
4.1 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 化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校准方法 5.1 校准项目
表1 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 方法 分度值 0.01 0.02 0.05 0.1 0.25 0.05 1.外观 符合要求 目视 2.容量允许差/mL ±0.015 ±0.025 ±0.050 ±0.10 ±0.25 电子天平 3.水流出时间/s 4~10 4~12 6~14 7~17 9~22 秒表 4.分度线宽度/mm ≤0.4 放大镜 5.2 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 校准条件
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
5.2.4.1 0.01 g 电子天平 5.2.4.2 1×10 倍刻度放大镜 5.2.4.1 0~100℃温度计和秒表 5.2.4.1 具塞碘量瓶 5.3 校准过程 5.3.1 外观要求
5.3.1.1 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5.3.1.2 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5.3.1.3 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5.3.2 容量允差(衡量法) 5.3.2.1 校准点:
1 mL: 0~1 mL 2 mL: 0~2 mL 5 mL: 0~5 mL 10 mL: 0~10 mL 25 mL: 0~25 mL
5.3.3.2 校准方法
5.3.3.2.1 清洗:将刻度吸管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烘干,备用。 5.3.3.2.2 刻度吸管,碘量瓶,蒸馏水置于实验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 5.3.3.2.3 称量碘量瓶空瓶重量M瓶 。
5.3.3.2.4 测量水温,使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入刻度吸管标线上方,慢慢松开手指,将水的弯液面调整至刻度吸管刻度线。
5.3.3.2.5 将刻度吸管的水移至碘量瓶内,将流尽时,将刻度吸管尖口与瓶壁接触3s,称量碘量瓶与水的重量M瓶+水,水的重量M为碘量瓶加水重量M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瓶,再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2《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刻度吸管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V校=V实-V读 V实= M/ρ M=M瓶+水-M瓶
式中:V校—校准点的校正值,mL
V实—校准点实际容积,mL
V读—校准点放出体积的读数,mL
M —校准点放出水的重量,g
M瓶+水—校准点放出水和瓶的重量,g M瓶—空瓶的重量,g
表2 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与校正值(20℃)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5 0.99996 0.99853 18 0.99860 0.99749 6 0.99994 0.99853 19 0.99841 0.99733 7 0.99990 0.99852 20 0.99821 0.99715 8 0.99985 0.99849 21 0.99799 0.99695 9 0.99978 0.99845 22 0.99777 0.99676 10 0.99970 0.99839 23 0.99754 0.99655 11 0.99961 0.99833 24 0.99730 0.99634 12 0.99950 0.99824 25 0.99705 0.99612 13 0.99938 0.99815 26 0.99679 0.99588 14 0.99925 0.99804 27 0.99652 0.99566 15 0.99910 0.99792 28 0.99624 0.99539 16 0.994 0.99778 29 0.99595 0.99512 17 0.99878 0.997 30 0.99565 0.99485
式中:pw—水的密度 pA—空气的密度,0.001 2 校正值ρ=pw×(1+pApA-1+)+ r×(t-20)pw pwPBpB—砝码的密度,8.4 r—玻璃膨胀系数,0.000 025 t—校正时温度,℃。 5.3.3.2.6 举例说明 水温 0.99612 g/cm3 刻度吸管体积读数实际容积 校正值 mL mL mL 0.00 / / 5 4.99 -0.01 5.3.4 水流出时间 5.3.4.1 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入刻度吸管标线上方,慢慢松开手指,将水的弯液面调整至刻度吸管刻度线。
5.3.4.2 放开手指,让水流出至最低标线(0.00)时为止,流出时间即为水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 要求
5.3.5 分度线宽度使用1×10倍刻度放大镜,观察分度线宽度,分度线最大宽度应符合表1要求。
5.4 校准过程不确定度计算(略) 5.5 校准周期:36个月 5.6 量值溯源图
吴忠市计量监督检验所 公司计量标准器 工作计量器具
表3 5 mL 刻度吸管校准实例 25℃ 校正值 放出体积读数瓶+水重量 水重量 mL g g / 152.18(空瓶) / 5 157.15 4.97
M2等级砝码标准源法2000g,0.01g电子天平衡量法各类刻度吸管 6. 记录及表格
6.1《计量仪器校准报告》
计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常用玻璃量器 QZ/××07.J01.05.02
—————————————————————————————
滴定管
1.目的
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1 mL 、2 mL、5 mL 、10 mL 、25 mL、50 mL滴定管。 3.校准依据
3.1 QG××03.11 《文件与记录控制管理标准》
3.2 QZ/××07.00 《品质部工作标准》
3.3 JJG19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4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职责
4.1 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 化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校准方法 5.1 校准项目
表1 标称总容量/mL 1 2 5 10 25 50 方法 分度值 0.01 0.02 0.05 0.1 0.05 1.外观 符合要求 目视 2.容量允许差/mL ±0.020 ±0.020 ±0.050 ±0.08 ±0.10 电子天平 3.流出时间/s 15~35 20~45 35~70 50~90 秒表 4.等待时间/s 30 秒表 4.分度线宽度/mm ≤0.3 放大镜 5.2 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 校准条件
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
5.2.4.1 0.01 g 电子天平 5.2.4.2 1×10 倍刻度放大镜 5.2.4.1 0~100℃温度计和秒表 5.2.4.1 具塞碘量瓶 5.3 校准过程 5.3.1 外观要求
5.3.1.1 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5.3.1.2 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5.3.1.3 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5.3.2 容量允差(衡量法) 5.3.2.1 校准点:
1 mL: 0~1 mL 2 mL: 0~2 mL 5 mL: 0~5 mL 10 mL: 0~10 mL
25 mL: 0~25 mL 50 mL: 0~50 mL
5.3.3.2 校准方法
5.3.3.2.1 清洗:将滴定管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烘干,备用。 5.3.3.2.2 滴定管,碘量瓶,蒸馏水置于实验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 5.3.3.2.3 称量碘量瓶空瓶重量M瓶 。
5.3.3.2.4 测量水温,使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入滴定管标线上方,慢慢松开手指,将水的弯液面调整至滴定管刻度线。
5.3.3.2.5 将滴定管的水移至碘量瓶内,将流尽时,将滴定管尖口与瓶壁接触3s,称量碘量瓶与水的重量M瓶+水,水的重量M为碘量瓶加水重量M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瓶,再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2《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滴定管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V校=V实-V读 V实= M/ρ M=M瓶+水-M瓶
式中:V校—校准点的校正值,mL
V实—校准点实际容积,mL
V读—校准点放出体积的读数,mL
M —校准点放出水的重量,g
M瓶+水—校准点放出水和瓶的重量,g M瓶—空瓶的重量,g
表2 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与校正值(20℃)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5 0.99996 0.99853 18 0.99860 0.99749 6 0.99994 0.99853 19 0.99841 0.99733 7 0.99990 0.99852 20 0.99821 0.99715 8 0.99985 0.99849 21 0.99799 0.99695 9 0.99978 0.99845 22 0.99777 0.99676 10 0.99970 0.99839 23 0.99754 0.99655 11 0.99961 0.99833 24 0.99730 0.99634 12 0.99950 0.99824 25 0.99705 0.99612 13 0.99938 0.99815 26 0.99679 0.99588 14 0.99925 0.99804 27 0.99652 0.99566 15 0.99910 0.99792 28 0.99624 0.99539 16 0.994 0.99778 29 0.99595 0.99512 17 0.99878 0.997 30 0.99565 0.99485
式中:pw—水的密度 pA—空气的密度,0.001 2 校正值ρ=pw×(1+pApA-1+)+ r×(t-20)pw pwPBpB—砝码的密度,8.4 r—玻璃膨胀系数,0.000 025 t—校正时温度,℃。 5.3.3.2.6 举例说明 水温 0.99612 g/cm3 滴定管体积读数实际容积 校正值 mL mL mL 0.00 / / 5 4.99 -0.01 5.3.4 水流出时间 5.3.4.1 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入滴定管标线上方,慢慢松开手指,将水的弯液面调整至滴定管刻度线。
5.3.4.2 放开手指,让水流出至最低标线(0.00)时为止,流出时间即为水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 要求
5.3.5 分度线宽度使用1×10倍刻度放大镜,观察分度线宽度,分度线最大宽度应符合表1要求。
5.4 校准过程不确定度计算(略) 5.5 校准周期:36个月 5.6 量值溯源图
××市计量监督检验所 公司计量标准器 工作计量器具
表3 5 mL 滴定管校准实例 25℃ 校正值 放出体积读数瓶+水重量 水重量 mL g g / 152.18(空瓶) / 5 157.15 4.97
M2等级砝码标准源法2000g,0.01g电子天平衡量法各类滴定管 6. 记录及表格
6.1《计量仪器校准报告》
计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常用玻璃量器 QZ/TY07.J01.05.03
—————————————————————————————
移液管
1.目的
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5mL 、10 mL、25 mL 、50 mL 和100 mL移液管。 3.校准依据
3.1 QG/TY03.11 《文件与记录控制管理标准》
3.2 QZ/TY07.00 《品质部工作标准》
3.3 JJG19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4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职责
4.1 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 化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校准方法 5.1 校准项目
表1 标称总容量/mL 5 10 25 50 100 方法 1.外观 符合要求 目视 2.容量允许差/mL ±0.003 ±0.004 ±0.006 ±0.10 ±0.16 电子天平 3.水流出时间/s 10~25 15~30 20~35 25~40 30~45 秒表 4.分度线宽度/mm ≤0.4 放大镜 5.2 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 校准条件
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
5.2.4.1 0.01 g 电子天平 5.2.4.2 1×10 倍刻度放大镜 5.2.4.1 0~100℃温度计和秒表 5.2.4.1 具塞碘量瓶 5.3 校准过程 5.3.1 外观要求
5.3.1.1 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5.3.1.2 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5.3.1.3 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5.3.2 容量允差(衡量法) 5.3.2.1 校准点:
5 mL: 0~5 mL 10 mL: 0~10 mL 25 mL: 0~25 mL 50 mL: 0~50 mL 100 mL: 0~100 mL
5.3.3.2 校准方法
5.3.3.2.1 清洗:将滴定管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烘干,备用。 5.3.3.2.2 滴定管,碘量瓶,蒸馏水置于实验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 5.3.3.2.3 称量碘量瓶空瓶重量M瓶 。
5.3.3.2.4 测量水温,使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入移液管标线上方,慢慢松开手指,将水的弯液面调整至滴定管刻度线。
5.3.3.2.5 将滴定管的水移至碘量瓶内,将流尽时,将滴定管尖口与瓶壁接触3s,称量碘量瓶与水的重量M瓶+水,水的重量M为碘量瓶加水重量M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瓶,再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2《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滴定管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V校=V实-V读 V实= M/ρ M=M瓶+水-M瓶
式中:V校—校准点的校正值,mL
V实—校准点实际容积,mL
V读—校准点放出体积的读数,mL
M —校准点放出水的重量,g
M瓶+水—校准点放出水和瓶的重量,g M瓶—空瓶的重量,g
表2 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与校正值(20℃)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5 0.99996 0.99853 18 0.99860 0.99749 6 0.99994 0.99853 19 0.99841 0.99733 7 0.99990 0.99852 20 0.99821 0.99715 8 0.99985 0.99849 21 0.99799 0.99695 9 0.99978 0.99845 22 0.99777 0.99676 10 0.99970 0.99839 23 0.99754 0.99655 11 0.99961 0.99833 24 0.99730 0.99634 12 0.99950 0.99824 25 0.99705 0.99612 13 0.99938 0.99815 26 0.99679 0.99588 14 0.99925 0.99804 27 0.99652 0.99566 15 0.99910 0.99792 28 0.99624 0.99539 16 0.994 0.99778 29 0.99595 0.99512 17 0.99878 0.997 30 0.99565 0.99485
式中:pw—水的密度 pA—空气的密度,0.001 2 校正值ρ=pw×(1+pApA-1+)+ r×(t-20)pw pwPBpB—砝码的密度,8.4 r—玻璃膨胀系数,0.000 025 t—校正时温度,℃。 5.3.3.2.6 举例说明 水温 0.99612 g/cm3 移液管体积读数实际容积 校正值 mL mL mL 0.00 / / 50 50.03 +0.03 5.3.4 水流出时间 5.3.4.1 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入滴定管标线上方,慢慢松开手指,将水的弯液面调整至移液管刻度线。
5.3.4.2 放开手指,让水流出至最低标线(0.00)时为止,流出时间即为水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 要求
5.3.5 分度线宽度使用1×10倍刻度放大镜,观察分度线宽度,分度线最大宽度应符合表1要求。
5.4 校准过程不确定度计算(略) 5.5 校准周期:36个月 5.6 量值溯源图
吴忠市计量监督检验所 公司计量标准器 工作计量器具
表3 50 mL 移液管校准实例 25℃ 校正值 放出体积读数瓶+水重量 水重量 mL g g / 183.14(空瓶) / 50 232.98 49.84
M2等级砝码标准源法2000g,0.01g电子天平衡量法各类滴定管 6. 记录及表格
6.1《计量仪器校准报告》
计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常用玻璃量器 QZ/TY07.J01.05.04
—————————————————————————————
容量瓶
1.目的
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100 mL 、250 mL、500 mL 和1000 mL容量瓶。 3.校准依据
3.1 QG/TY03.11 《文件与记录控制管理标准》
3.2 QZ/TY07.00 《品质部工作标准》
3.3 JJG19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4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职责
4.1 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 化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校准方法 5.1 校准项目
表1 标称总容量/mL 100 250 500 1.外观 符合要求 2.容量允许差/mL 无水漏出现象 3.水流出时间/s ±0.10 ±0.30 ±0.50
1000 ±0.80 方法 目视 手动 电子天平 4.分度线宽度/mm ≤0.4 放大镜 5.2 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 校准条件
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
5.2.4.1 0.01 g 电子天平 5.2.4.2 1×10 倍刻度放大镜 5.2.4.1 0~100℃温度计和秒表 5.2.4.1 具塞碘量瓶 5.3 校准过程 5.3.1 外观要求
5.3.1.1 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5.3.1.2 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5.3.1.3 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
5.3.2 密合性 容量瓶玻璃活塞密合性:将玻璃塞擦干,不涂凡士林油脂,将水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10 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10s,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3 容量允差(衡量法) 5.3.3.1 校准点:
100 mL: 0~100 mL 250 mL: 0~250 mL 500 mL: 0~500 mL 1000 mL: 0~1000 mL
5.3.3.2 校准方法
5.3.3.2.1 清洗:将滴定管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烘干,备用。 5.3.3.2.2 容量瓶,蒸馏水置于实验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 5.3.3.2.3 称量容量瓶空瓶重量M瓶 。
5.3.3.2.4 测量水温,并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内标线处,用洗瓶调整蒸馏水弯液面至滴刻度。
5.3.3.2.5 称量容量瓶与水的重量M瓶+水,水的重量M为容量瓶加水重量M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瓶,
再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2《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容量瓶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V校=V实-V读 V实= M/ρ M=M瓶+水-M瓶
式中:V校—校准点的校正值,mL
V实—校准点实际容积,mL
V读—校准点放出体积的读数,mL
M —校准点放出水的重量,g
M瓶+水—校准点放出水和瓶的重量,g M瓶—空瓶的重量,g
表2 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与校正值(20℃)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5 0.99996 0.99853 18 0.99860 6 0.99994 0.99853 19 0.99841 7 0.99990 0.99852 20 0.99821 8 0.99985 0.99849 21 0.99799 9 0.99978 0.99845 22 0.99777 10 0.99970 0.99839 23 0.99754 11 0.99961 0.99833 24 0.99730 12 0.99950 0.99824 25 0.99705 13 0.99938 0.99815 26 0.99679 14 0.99925 0.99804 27 0.99652 15 0.99910 0.99792 28 0.99624 16 0.994 0.99778 29 0.99595 17 0.99878 0.997 30 0.99565 式中:pw—水的密度 pApA-1+)+ r×(t-20)pw pwPB0.99749 0.99733 0.99715 0.99695 0.99676 0.99655 0.99634 0.99612 0.99588 0.99566 0.99539 0.99512 0.99485 pA—空气的密度,0.001 2 校正值ρ=pw×(1+pB—砝码的密度,8.4 r—玻璃膨胀系数,0.000 025 t—校正时温度,℃。 5.3.3.2.6 举例说明 表3 500 mL 移液管校准实例 水温 25℃ 校正值 0.99612 g/cm3 容量瓶体积读数放出体积读数瓶+水重量 水重量 实际容积 校正值 mL mL g g mL mL 0.00 / 163.70(空瓶) / / / 500 500 662.12 498.42 500.36 +0.36 5.3.4 分度线宽度使用1×10倍刻度放大镜,观察分度线宽度,分度线最大宽度应符合表1要求。
5.4 校准过程不确定度计算(略) 5.5 校准周期:36个月 5.6 量值溯源图
吴忠市计量监督检验所 公司计量标准器 工作计量器具
M2等级砝码标准源法2000g,0.01g电子天平衡量法各类滴定管 6. 记录及表格
6.1《计量仪器校准报告》
计量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常用玻璃量器 QZ/TY07.J01.05.05
—————————————————————————————
量筒量杯和具塞量筒
1.目的
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各类量筒量杯和具塞量筒。 3.校准依据
3.1 QG/TY03.11 《文件与记录控制管理标准》
3.2 QZ/TY07.00 《品质部工作标准》
3.3 JJG19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4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职责
4.1 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 化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校准方法 5.1 校准项目
表1 标称总容量/mL 10 50 100 250 500 1000 方法 分度值 0.2 0.5 1.0 2.0 5.0 10.0 1.外观 符合要求 目视 2.容量允许差/mL ±0.4 ±1.0 ±1.5 ±3.0 ±6.0 ±10.0 电子天平 3.分度线宽度/mm ≤0.4 放大镜 5.2 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 校准条件
5.2.2 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 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2.4 所用设备
5.2.4.1 0.01 g 电子天平 5.2.4.2 1×10 倍刻度放大镜 5.2.4.1 0~100℃温度计和秒表 5.2.4.1 具塞碘量瓶 5.3 校准过程 5.3.1 外观要求
5.3.1.1 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
5.3.1.2 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5.3.1.3 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中心距离应大于1 mm。
5.3.1.4 具塞量筒:将水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10 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10s,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2 容量允差(衡量法) 5.3.3.1 校准点:
10 mL: 0~10 mL 50 mL: 0~50 mL
100 mL: 0~100 mL 250 mL: 0~250 mL
500 mL: 0~500 mL 1000 mL: 0~1000 mL
5.3.3.2 校准方法
5.3.3.2.1 清洗:将量筒、量杯、具塞量筒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烘干,备用。
5.3.3.2.2 量筒、量杯、具塞量筒、碘量瓶、蒸馏水置于实验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 5.3.3.2.3 称量碘量瓶空瓶重量M瓶 。
5.3.3.2.4 测量水温,加水至量筒量杯,具塞量筒标线。
5.3.3.2.5 将量筒量杯的水移至碘量瓶内,称量碘量瓶与水的重量M瓶+水,水的重量M为碘
量瓶加水重量M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瓶,再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2《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容量瓶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V校=V实-V读 V实= M/ρ M=M瓶+水-M瓶
式中:V校—校准点的校正值,mL
V实—校准点实际容积,mL
V读—校准点放出体积的读数,mL
M —校准点放出水的重量,g
M瓶+水—校准点放出水和瓶的重量,g M瓶—空瓶的重量,g
表2 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与校正值(20℃)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温度℃ 密度 g/cm3 校正值 g/cm3 5 0.99996 0.99853 18 0.99860 0.99749 6 0.99994 0.99853 19 0.99841 0.99733 7 0.99990 0.99852 20 0.99821 0.99715 8 0.99985 0.99849 21 0.99799 0.99695 9 0.99978 0.99845 22 0.99777 0.99676 10 0.99970 0.99839 23 0.99754 0.99655 11 0.99961 0.99833 24 0.99730 0.99634 12 0.99950 0.99824 25 0.99705 0.99612 13 0.99938 0.99815 26 0.99679 0.99588 14 0.99925 0.99804 27 0.99652 0.99566 15 0.99910 0.99792 28 0.99624 0.99539 16 0.994 0.99778 29 0.99595 0.99512 17 0.99878 0.997 30 0.99565 0.99485 式中:pw—水的密度 pA—空气的密度,0.001 2 校正值ρ=pw×(1+pApA-1+)+ r×(t-20)pw pwPBpB—砝码的密度,8.4 r—玻璃膨胀系数,0.000 025 t—校正时温度,℃。 5.3.3.2.6 举例说明 表3 250 mL 量筒量杯校准实例 水温 25℃ 校正值 0.99612 g/cm3 量筒量杯体积读数放出体积读数瓶+水重量 水重量 实际容积 校正值 mL mL g g mL mL 0.00 / 1.12(空瓶) / / / 250 250 411. 247.52 248.48 -1.52 5.3.4 分度线宽度使用1×10倍刻度放大镜,观察分度线宽度,分度线最大宽度应符合表1要求。
5.4 校准过程不确定度计算(略) 5.5 校准周期:36个月
5.6 量值溯源图
吴忠市计量监督检验所 公司计量标准器 工作计量器具
M2等级砝码标准源法2000g,0.01g电子天平衡量法各类滴定管 6. 记录及表格
6.1《计量仪器校准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