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方法 – 如何优化企业数据中心

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方法 – 如何优化企业数据中心

来源:测品娱乐
 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方法 – 如何优化企业数据中心

为了更有效地支持企业业务发展的目标,需要改造现有数据中心或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以便将更多的企业资源用于更具战略性或更加创新的项目。但是,每个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的起点各不相同,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确保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完成,就成为一个首要问题。无论从战术角度来看,还是从战略高度而言,基于科学和成熟的方法来优化和管理IT 基础设施、发展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方,对确保数据中心改造和建设项目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概要地介绍3个用于优化数据中心改造和建设的方法:。它们都是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产物,在许多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信息请参阅[1]。

数据中心IT整合方

数据中心IT整合是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第一步,IT整合可帮助彻底摆脱传统数据中心的困境,简化平台降低IT复杂性,提升基础设施灵活性,实现IT服务共享。

数据中心的IT整合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在实践中最好把它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以便集中力量、逐步推进。例如,[1]中把把它划分数据中心的IT整合为如下4个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区域与物理整合,目标是减少物理数据中心的数量,降

低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运维成本,以及减少管理人员需求;

•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平台整合,目标是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减少资源

冗余和简化基础设施、集中控制数据中心IT资源管理; • 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基础设施整合,目标是IT资源扩展、简化运营管理、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改进服务水平;

• 第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企业级IT整合,目标是IT创新、管理和降低能源成本

和提升IT 效率; 因此,此时整合将从仅关注基础设施转为关注企业数据中心、关注IT与业务的配合、关注IT被看作是一种服务,它是数据中心IT整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阶段,通过进一步的最优化整合将能使数据中心变得更加绿色,具有更好的IT投资回报,提供更广泛的共享服务、及自动化的运营管理与容灾环境。此阶段特征是最佳化和自动化

数据中心的IT整合过程有很多入口点。它完全取决于企业或机构当前的基础设施整合情况和业务目标,一般来说,数据中心IT整合的历程可分为下面的5个步骤。

在实施数据中心整合时必须参考最佳实践和利用最佳方才能确保整合项目成功,减轻风险。为了确保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和实现相应的目标,可以把数据中心的IT整合实施过程共分五个步骤,它们是:分析与规划,设计与批准,详细设计,实施,管理与改进。特别是在分析与规划阶段时,按照方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IT现状、业务优先目标与业务案例,确定数据中心整合蓝图与衡量成功的指标才能顺利转入以下几个步骤:

• 分析与规划:必须进行的活动是资源与可行性分析和确认整合需求,并以以上的

数据为基础进行需求或规模分析,确定整合规划与蓝图及衡量整合成功的指标(ROI/TCO)等作为此阶段的交付物,并获得批准。

• 设计与批准:必须进行的活动是高级设计和投资裁定,如确认需求、评审系统状

1

态假设、进行应用特性分类、规模估计与整合匹配,及详细的资产清单与投资分析等。

• 详细设计:必须进行的活动是详细设计和确定实施规划,如进行详细规模估计与

配置、绘制系统整合图、列出材料清单与预算等;

• 实施:必须进行的活动是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整合实施,如部署新系

统、进行系统迁移与测试、执行新旧系统切换与验收等。此阶段的主要可交付物是经过整合的新系统投产。

• 管理与改进:此阶段关注的是在新系统投产之后的管理和改进,因此必须进行的

活动是运营管理、监督整合成效,或考察数据中心是否需要实施某些任务的内包或外派或外包,以使IT部门能集中精力、转向IT/业务创新,而不是为日常维护疲于奔命,影响服务质量。此阶段的交付物是提供持续的运营管理、支持和培训,使改进数据中心人员的技能,提高IT/业务创新能力,维持24x7的业务连续性; 至此,IT整合项目可根据在分析与规划阶段其间确定的成功衡量指标评定是否整合成功。IT整合过程可将数据中心从一个不可预测的、低效率的状态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率的状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将运营成本降低和IT预算节省百分比(%)看作最有效的指标是无可非议的。

数据中心成熟度评估

许多权威的分析家认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将给IT带来的改进体现在三方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加快IT 变化和响应速度。要实现这种改进,需要首先了解数据中心的当前现状、即进行成熟度评估,同时比对行业标准,从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出发,根据企业或机构的业务目标优先,再决定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步骤与路径。

[1]中详细介绍了惠普公司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的关系和相互依赖性出发提出的适应性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AIMM)。通过成熟度模型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AIMM 采用的是根据研究和行业准则指定的标准指标和近1000家企业提供的典型数据,从以下四个领域对您的企业IT机构/数据中心进行评估:

• 技术与体系架构 — AIMM 将采集硬件、软件、数据中心、网络和基础设施应用等

方面的信息。在这一领域,成熟度评估范围包括专用的 IT 资源和集享的自动化资源。

• 管理工具与流程 — 这一领域的评估重点是用于规划、管理和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

平的资源,包括基于项目的工具和信息,以及标准、集成的工具与信息收集流程(用于实施端到端管理,以满足业务目标)。

• 文化与员工(IT 人员) — 在这一领域,主要评估 IT 机构的组织结构、角色、责

任和工作环境,包括以技术为导向的环境和以服务为导向、以业务为核心的环境。 • 供需与 IT 治理 — 在这一领域,主要衡量业务对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

IT 机构对这些需求的满足情况。评估范围包括从 IT 作为成本中心到供需实时同步的 IT 治理模式的各个阶段。

成熟度模型从四个评估领域着手,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分为五个成熟度阶段。它们的义是:

• 阶段1 -- 分隔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基于项目决策和是专用的,管理工具和流

程也是专用的,基于技术的IT,以成本中心方式管理预算。

2

阶段2 -- 标准化的基础设施:以技术为基础,利用标准的技术和体系结构,及标准的管理工具和流程。

• 阶段3 -- 优化的基础设施:借助跨职能的IT基础设施和技术团队,实现技术和体

系结构的合理化,及管理工具和流程的合理化。

• 阶段4 -- 向服务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并以分层服务级别为依据,

基础设施支持以服务为中心的、集成的IT流程。

• 阶段5 -- 适应性、共享的基础设施:基于业务流程需求的自动化管理和基础设施再

分配,数据中心成为企业可信赖的业务创新伙伴。

数据中心的适应性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可帮助企业,确定数据中心的当前状态,为关键业务优先提供证明,确认与业务配合一致的数据中心期望状态,提供如何以最佳路径实现期望状态的指导,提供所有涉及技术、流程、人员、治理等关键领域的建议,从而实现降低IT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减轻风险、加快适应变化的目标。

数据中心生命周期法

企业或机构在为多快好省地建设数据中心,一般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建设它们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它们是:设计基于最佳实践和行业标准,如ITILv3.0、IEEE110-1999 和有关数据处理环境的ASHRAE散热指导原则等,以获得最大投资回报和成效;充分了解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的各种需求,并以生命周期法管理与提供服务;以关键任务需求为目标,提供量身定制的战略、设计、实施及支持解决方案;采用灵活、简便的融资方式(包括租赁、折价购买及淘汰处理等),最经济地获得数据中心基础设备。如图4-15所示,数据中心生命周期包含五个阶段或过程:

• 数据中心战略阶段 — 通过需求与业务目标分析、发现可利用基础设施资源、确定

IT与业务案例关系等活动,提供数据中心规划与发展蓝图、IT 环境分析、高级执行计划。

• 数据中心设计阶段 — 通过设备与技术高级设计,提供数据中心工程与体系结构的

详细设计及预算、数据中心运行与治理模型、和迁移规划。

• 数据中心转换阶段 — 通过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实际的物理设备部署、应用

迁移、试运转、验收等活动,逐步使新数据中心投入使用,转入生产运行阶段。 • 数据中心运行阶段 — 借助自动化管理软件,实现主动地管理复杂的异构数据中心

环境,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的运营管理,和随后发生的审计管理及迁移管理。

• 数据中心持续改进阶段 — 通过ITIL/ITSM最佳实践的实施、持续的改进评估,最

新IT技术与产品培训、外包选择,使数据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成从成本中心向创新中心的转换。 数据中心生命周期法对于进行有效地数据中心建设,特别是建成后的服务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1]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朱伟雄,王德安,蔡建华编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