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低,如何在市场分得一杯羹,需就得要更加严格的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
项目管理分为九大块: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文明施工管理、信息管理、组织与协调。
1、 合同管理
(1)、施工合同
合同签订后,及时准确熟悉其各项条款。尤其重点熟悉合同的专用条款。对专有条款中的工程量计算、材料认价、定额取费、工程款支付、工程变更办理方式等等涉及经济条款要格外注意。分析合同中存在不利于项目的条款,而后制定对策。
(2)、总包委托协议
首先尽量避免发生总包委托施工事件。如不可避免,积极相应对策,与总包单位就委托事宜协商,尤其是结算方式。要求总包单位以书面文字形式委托。
(3)、劳务合同
掌握劳务合同内容。对劳务合同中承包范围、单价、辅料明细向管理人员交底。以便管理人员清楚劳务队合同中的责任与义务。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内容进行管理。
(4)材料合同
了解材料合同内容,掌握合同约定的供货方式、供货地点、违约责任。
(5)项目承包协议
掌握承包协议内容,明确责任与义务。向管理人员贯彻工程承包意识,落实风险抵押制。
2、 成本管理
(1) 工程材料变更
根据合同约定的承包范围,组织项目部技术员和工长将施工图中的工程材料规格型号提出。从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利润率、施工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材料的风险量。对价格上涨风险大或已经上涨的材料做好材料变更基础工作。提前与甲方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沟通。将原设计材料与替换材料从施工工艺、替换后优势、价格等方面进行对比。着重突出替换材料的优势。
(2) 材料认价
及时掌握造价处发布的市场信息价,关注与材料有关的期货价。根据材料使用经验和期货趋势(可借鉴专业人士分析),判断材料价格走势。与分公司材料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荐物资供应商。在分公司提供的认价基础上预留一定上涨空间,力争效益最大化。做好甲方、监理公关工作,为认价做好人际工作。
(3) 材料供货价格
材料认价前,全面真实了解市场价格行情。摸清材料供货商底线。为材料让利谈判做好基础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协同物资部做好材料供货招标工作。
(4) 供货数量的确定
施工图下发后,积极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和工长分别算量。在项目内部之间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再与分公司预算人员进行核算。双方签字确认工程量。以此作为材料合同供货量。
(5) 材料签收
材料到场后,材料员和工长进行点数,确定材料质量后在签收。签收必须两人以上共同签字确认。对于不合格产品,坚决退回。
(6) 材料样板制
在进行大面积安装前,严格实施样板引入制。样板安装后,有工长、技术员、施工队长共同验收清点数量,认可后双方签字。样板量作为施工队限额领料的重要依据。对于超额领料部分,在结算时予以扣除。
(7)材料发放
严格落实分公司材料管理办法。落实限额领料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专人领料。由工长或技术员开具限额领料单,抓好中间控制和预控工作,监督材料在现场使用情况。
(8) 材料现场管理
对料场进行分类码放,悬挂材料标示牌。标示牌上明确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施工部位。对于废料集中存放,并按照分公司废料管理办法处理。做好全体参施人员教育工作,提高材料节约意识。对现场存在材料浪费现象,按分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9) 材料计划对比
以供货量作为计划总量。统计每月材料消耗量,每月累加。以累加量于总控制量对比,根据施工部位,分析材料节超状态,分析节超原因。
(10) 人工、机械管理
组织技术人员和工长专业学习,避免因指挥失误造成人工浪费;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避免返工现象;合理安排施工,保障材料供应,避免窝工;针对项目特点,预测非生产用工,预防措施,尽量减少非生产用工。由于机械费用全部外包给施工队,采用人工工日计费方式。对机械费用的控制主要为控制人工的支出。管理主要对施工队机械质量与安全。机械进场时项目部技术人员、安全员对其机体质量检查,确定符合公司机具管理规定方可进场施工。
(11) 洽商办理与管理
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协议学习,认真分析合同,找出不利条款和有利条款,制定应对措施。洽商语言注意用词和项量控制。洽商结算按分公司相关办法执行。
(12) 工薪、招待费管理
在项目部组建时,选择能力较强人员。对于能兼职的不再设置管理岗。招待费使用严格按照分公司相关规定。
(13) 收款工作
每月拨款后,与总包项目经理沟通,及时催收工程款,减少资金压力。
(14) 定额学习
掌握定额相关规定和组价知识。避免洽商办理时漏项。
(15) 结算工作
无论是人际方面、资料整理、证据收集都要夯实基础。为结算工作好基础工作。
3、技术质量管理
组织技术人员、工长学习规范和相关标准,提高自我技术水平。组织技术人员有关材料报审、认价、洽商办理等条款学习。组织技术人员学习预算定额,以减少洽商办理中的漏项。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工程管理并有条件的实践,为公远发展作人才铺垫。落实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全面掌握洽商办理,分析其经济性。
4、质量管理
落实公司质量管理办法。教育全员质量与成本关系,质量与安全关系,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组织制定适合本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质量控制目标、控制内容、控制方法、
控制难点与措施。尤其对质量通病问题加强现场检查和管理。每星期组织技术人员、工长、外施队长、班组长对现场进行质量大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质量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依工程进度,半月或一个月进行质量问题汇总,根据问题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5、安全管理
坚决落实集团现场安全强制规定、公司安全教育制度、施工安全交底制度。施工人员进场,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做到人人有教育,人人有记录。指导班组长有针对性的班前安全教育并记录留档。将施工对安全员、班组长纳入本项目安全管理小组,统一管理。项目安全员和外施队安全员每天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特殊施工人员上岗证件与手续。对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拍照留档。不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外施队长、班组长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召开安全问题通报会,将违规行为与人员予以曝光,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进度管理
根据总包单位施工总进度,制定专业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总包单位月度、周计划制定可实施的专业周计划。坚持每天施工现场巡视制,全面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定期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确定实际进度状态,分析进度偏差原因,制定进度调整措施。
7、文明施工管理
坚决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公司环保文件规定。教育施工人员做到文明施工。现场注意防火。现场用火,电焊作业,需开具用火证,备齐防火器具,设置专门看火人后才能
施工。落实公司消防工作管理规定。
8、信息管理
完善收发文件。对往来文件做好台帐登记工作。对工程文件及时上报分公司有关部门。利用现代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9、组织与协调
协调好与总包、监理、业主关系。为施工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协调好项目部各项资源,为施工生产做好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组织体系和应急方案,保障施工有序进行。
以上仅从制度和方法层面谈谈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本人认为对工程参与人员的管理是第一要素。在对人的管理中,项目经理是重中之重。项目经理作为一个管理岗位,其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意识决定行为。如何提高项目经理管理意识和道德水平,除了相关制度控制,更重要的是自我修养。故在项目经理的人选时,“德”应放首位,唯德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