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改革实施重要性探讨

教学改革实施重要性探讨

来源:测品娱乐
教学改革实施重要性探讨

概要: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老师不是永远的老师,学生不是永远的学生,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我们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永远的老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留给学生,学生的潜能无限!

在应试教育下,传统教育的教师一走向讲台,就舍不得“浪费”一分钟,照着课本设计好的内容,生怕遗漏了什么,滔滔不绝地从上课讲到下课,有时还延续到课间休息。黑板写了好几板,习题做了无数道,课后作业布置在教学中的效果却往往与理想的效果相反。

事实证明,课堂学习极需学生自主学习,并非要学生按教师预设和课本所设定的一切进行学习活动,老师累,学生也累。说老师累是因为他说了半天,学生没有主动反应,老师问一声学生答一声,老师教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说学生累是因为他们的兴趣没有被激发,茫然地书写笔记,机械地背诵答案。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已是无可争议的现实。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负责“教会”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表现为:一是以说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思路转。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英语学习的“顶梁柱”,没有了教师,学生的学习就“坍塌倒地,一片狼藉”。两者形成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由“教师的教”牵引而成,没有主动性,学生“学会了”,但学生却不“会学了”。二是以说教为基础,先教再学。课堂中教多少,教什么,怎么做,怎么学,都由教师设计而成,因此这种传统的课堂丧失了学习的性,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教反而遏制了学,教师压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性,使得学生越来越不爱学英语了。

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教师虽然是课堂的主宰者,在课内的每个教学环节起到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一、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变化

教学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实验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变化。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人物,学生的活动为完成知识传授服务,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人物,老师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教育模式由于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课堂上教师唱主角转变成为学生唱主角。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教学活动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例如,下面一组问题在每节课的复习阶段作为集中练习内容: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y is it 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 (the day after yester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tomorrow)?

What was the date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When is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in China (Beijing…)?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tter, best)…?

有时让每组学生快速地向一个学生发问,这样的活动多用作时态练习(不同动词时态的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每组选用一个时态或句型,可以替换主语和动词。为了保证句子的正确率,组长应事先审阅组员句子的内容。每节课从小组准备到回答练习结束约用8-10分钟。例如下面一组问答内容:

第一组:Are you …? Is he (she) …? 第二组:Were you …? Was he (she)…? 第三组:Will you (he) be…? 第四组:Do you …? 第五组:Did you …?

第六组:Will you (he, she) do …?

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其自我表现欲望,还训练了他们英语的听说能力。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的中心。它要求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语言的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主张在课堂上增加学生活动的比例,给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机会,以挖掘其学习潜能。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出发,组织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活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着,而是主动的学习者。

(2)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倡主动的学习态度,力求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构建新知,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關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从而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获取和建构知识。

2.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在课内的每个教学环节起到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内都充分地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1)不教而教,灵活教学。不教而教并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一点都不讲,一句话也不说,而是要求教师不要把将要学习的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要创造性的设置合适的情景,给足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

请看汕头厦小学郑爱军老师给三年级的学生们上的一节英语课《Do you like Pears?》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对了,是白雪公主,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到那个时代去玩玩,学学英语。”郑老师利用电脑课件“启动”“时间隧道”:What happens?(按电脑,出现天昏地暗的情景)声音从远处传来:“You are now boarding the time machine, and it will send you back to 1000 years ago…”

我们先跟白雪公主一起跳绳吧。学生一起跳绳一起念韵律诗:I like Peter. Peter likes me. Peter likes peaches. I like peaches. Peter likes pears. I like pears. I like Peter. Peter likes me.

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在热烈的气氛里,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学会了句式,锻炼了口语——教师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充当主持者的角色,只能起到主导作用,但这个角色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教师给定的英语情景,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就会具有盲目性。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的引导不能过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更不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一个又一个圈套,让学生朝着设计好的路线从一个圈套跳进另一个圈套,这样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由的发挥,才能有创造性的发现,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给学生创造探索与交流的舞台。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达到了什么水平,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着,体验着、思考着、创造着。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索与交流的舞台,改变教师为主的课堂现状,重新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位的主体地位,发挥生本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新教材的设计与旧教材有很多不同之处,旧教材着眼于教师的教法,而不是学生的学法,内容的陈述是以“教师好教”为目的,教师按照已整理好的知识体系,小步子地累计式地向学生单向传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新教材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从实际情景引入,然后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归纳与总结,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和足够的思考的时间。

二、体会与反思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在新型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秉承探索理念,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舞台,促使学生更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老师不是永远的老师,学生不是永远的学生,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我们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永远的老师。

教师的角色要做到三个转变:即变主为辅,变入为出,变授为导。教师要防止先入为主和越俎代庖的习惯性做法;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留给学生,学生的潜能无限!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5.

[2]梁祝,卢福波.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8.

[3]课堂教学的智慧境界[J].师道,2004,(1):24-25.

[4]段俊霞,靳玉乐.自主学习课堂上目标设置的指导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5]徐慧芬.谈谈教师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中学篇中小学外语教学,1995(8).

[6]谭利,沈国花.探究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篇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6):15-17.

[7]肖桂清.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语教学模式的特点[J].中学篇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7):19-21.

[8]叶澜.教学如游戏[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79). [9]陈强.一个县级的教育蓝本[N].教育时报,2006,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