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测品娱乐
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巨大内驱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信息,把握创新时机,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所读,所闻和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展开分析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要抓住他们表述中的某些新颖的看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辨解,从中把握课文的精华,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有途径地解决问题,并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活跃自己的思维,从而产生探索、创新的愿望。

二、鼓励质疑,启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科学品质,是创新的突破口,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重要。”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学生能够质疑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在阅读过程中,脑子要转起来,思维要活起来,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大胆设想,大胆质疑。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好问、求知欲强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思考,授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在自己的大胆质疑中,结合资料和众人的思考给出答案,从而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

三、创新立异,拓展创新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突破常规,从不同方而进行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和空间,以便进行多项拓展思维训练。

例如:我在教《伤仲永》一文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仲永受教育的环境有哪些不足?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仲永本身、仲永的父亲、仲永的乡亲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伤仲永〉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善于创新立异的积极性。

四、重视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源泉

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突破狭隘的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文为中心的观念,在实践中拓展延伸。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参与语文活动,增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创造学习与实践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运动会,绘画展,表演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创新动机,使之最终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