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及风险控制的分析
作者:艾若飞 蔡利娥 朱桂英 马腾飞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0期
艾若飞 蔡利娥 朱桂英 马腾飞 益阳市财政局
摘要:在财政管理工作中,财政投资评审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是提升财政投资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评审人员主要行使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发挥着管理与监督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对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措施,以便使其更好地为我国财政投资工作服务。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构建;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30-0187-0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每年用于公共与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投资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为了确保投资合理应用,就必须对其财政投资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部门的作用,不仅要对其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而且还要最大限度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进而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一、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的构建
( 一 ) 财政投资评审职能界定
在公共财政中,财政投资评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着资金支出的规范性、合理性,只有对其制定进行明确的界定,才能使其工作顺利的进行。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符合的一种财政模式,而是公共财政分配的主体,为了确保财政资金合理的运用,就需要投资评审部门进行监督,同时也需要对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财政投资评审是监督资金使用的一种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约束财政投资行为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对财政资金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而且其分析结果也为相关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 二 ) 财政投资评审流程构建
一般来说,财政投资评审流程主要包括两大程序,一是项目评审程序,另一道程序是项目评审全过程控制。其中,项目评审全过程控制程序主要是指从立项到工程投标、签订合同、再到施工、竣工都进行严格的把控。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对项目投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衡量。因此,必须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工程的范围与要求、施工材料、竣工时间等。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预结算书、现场签证单进行严格的审查。另外还需要对工程量、定额基价、补充定额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再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概算、编制等。对于事中控制而言,由于所投资的项目一般都是系统性工程,不仅周期长、涉及范围广,而且在项目进行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可能使其工程发生变更,因此在该阶段要对工程造价进行跟踪控制,必须要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时刻掌握
资金的使用情况。在事后控制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工程最后结算进行评审,同时也要对工程项目评审报告进行严格的把关,必须要确保其客观性、公正性,进而提升公共支出的透明度[1] 。
二、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措施
( 一 ) 掌握并灵活运用风险识别方法
相对来说,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识别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影响其评审的各种因素去伪存真,然后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其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判断。如果不熟练掌握相关的风险识别方法,是很难使其工作达到良好效果的。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核对表法、图解法、专家调查法、风险调查表法。
1. 核对表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类似的并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分析,不仅对项目的实施环境进行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所遇到问题和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结合当前阶段项目的特点建立基础的评审风险体系,一般情况下,都会以表格的形式将其所存在的风险一一列出来,同时也可以按照风险来源、风险程度对其这些风险进行分类,使风险识别核对表更加清晰、直观,进而提升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的效率。
2. 图解法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图解识别法主要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示,一种是流程图形式,另一种形式是故障树分析图。这两种形式都是以关联环节为出发点,进行风险识别与判断。通过图的形式,不仅可以将相关的风险因素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利用图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3.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也被称为专家预测法,主要是将财政投资风险预测与控制专家聚集在一起,使其对相关投资项目进行探讨,并在这一过程中集思广益,进而在事前进行风险预测,做好风险控制。
4. 风险调查表法
为了保证财政投资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一些项财政投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识别,而风险调查表法通过与其它风险识别法相结合,可以发挥良好的风险识别效果。
( 二 ) 认清风险来源
很多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存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也会存着很多风险。例如,环境风险、资金风险等。因此,在实际财政投资评审过程中,必须要认清风险的来源,并且根据投资评审分析的结果为风险判断准备依据。这就需要有健全的财政评审机构,同时相关评审工作人员也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丰富经验,这样才更有利于提升财政风险来源判断的准确性,确保项目投资的可行性[2] 。
( 三 ) 进一步规范风险识别步骤
规范风险识别步骤是提升整个财政投资风险识别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基础。首先,根据财政投资评审的相关信息,对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判断。其次,要分析一些关于财政投资风险
的有价值数据和信息,然后建立初步风险清单,并将这些风险进行分类,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预测图,探究风险的大小,最后需要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撰写风险识别报告。依据相关步骤进行风险识别,对风险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需要构建新型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提升评审工作效果。同时,也要做好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工作,不仅要认清风险来源,掌握风险识别方法,而且还要进一步规范风险识别步骤,进而提升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满足时代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