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真是收益非浅啊!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诸葛亮三气周瑜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多疑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三国演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