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近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近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来源:测品娱乐


近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摘要:近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许多先辈们探索实践最后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制度,同时,这也是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一种制度。在社会主义下,中国人民拥有了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在封建制度下不可能拥有的权利;中国人民也没有出现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两极化,没有平民窟,国家也在为实现主义而努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国情 党

社会主义是兴起于苏联,在苏联发展、壮大,甚至成功得到实践。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从最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然后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工具,最后发现最根本的是他们优越的制度。孙中山等人不断努力,不断引进资本主义制度,中华成立后,文化氛围得到改变,但资本主义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现状。初年,军阀混战,国家,人民涂炭。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白话文得到传播,同时民间报刊迅速发展。五四运动后,国家情势发生很大变化,这时十月成功的影响借助报纸、书刊等媒介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的方向。党领导的斗争,一向以社会主义、主义为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

下,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对苏联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将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知识界中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1944年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引起大后方知识界、工业界人士对执政能力的怀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识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的政治、经济主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党派的拥护。发动的内战的彻底失败,决定了中国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政治等一系列基础上的。

首先,经济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党成立后对土地不断改革开始。1927年同志秋收,后来党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在那时,就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们得到自己的土地进行耕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制定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而广大的工人阶级当时虽然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工人阶级的数量广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量,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且工人阶级有着其极强的生命力和积极的劳动意识,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工人阶级的领带下能够完成国家富强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党面临着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万业萧条的国家。中国党要最快的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就必须集中全国上下的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上,党代表着最广泛人们的根本利益,由于工人阶级长期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所以他们积极的热情和决心是以前任何一个阶级都无法比拟的,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他们渴望能够得到自由,得到合适的薪资,而在资本家和地主家们的剥夺下,这些完全不可能实现。五四运动及十月后,中国党成立,它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从此,无产阶级作为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因为只有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封反帝的目标,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与困难,但中国党领导广大人民赶走了小日本,打垮了有美帝国主义撑腰的蒋介石,最终迈进了社会主义,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只有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思想文化上,十月的胜利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中国的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速度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全国上下的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涌现出了像陈独秀、李大钊、毛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特别是以毛为首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中国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党仍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发展出毛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从理论上指导中国自主的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经过先辈们的实践检验能够在中国实行的一种好的社会制度。这也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1.程宝光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论M。编译出版社 2014

2.蔡长水,宋福范,蔡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 九州出版社 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