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时 间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绿豆种子抽芽能否需要水
实验器械
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纸杯。
:
1、取两个一次性纸杯,下边放上纸巾。
实
2、各放入五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 3、一组浇适当的水,一组不浇水。 4、按期察看、记录、浇水。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种子抽芽需要充分的水。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0培育皿 2只、滴管 1支、第一课中已抽芽绿豆种子 粒、 实验名称
实验器械
黑色纸 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 2个、润湿土壤若干。
1、把两个培育皿里,分别装上深约 2厘米的土壤, 实
2 、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抽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
培育皿里,每个里面栽种 2--3 棵;
3
、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育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
验 在另一个培育皿上;
4 、这两盆培育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
的水,每日准时察看生长状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
过
绿豆芽的总数目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阳光下的绿豆芽
程
黑暗处的绿豆芽
实 验
结 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2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蚯蚓与环境
实验器械
带盖长纸盒 2 个、干土、湿土若干、蚯蚓 8 只
1、把一个盒子一端剪开一个较大的方口,能够透光,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薄膜;
实
2 、将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后,察看蚯蚓的运动方向。
3 、在另一个盒子中,一端铺上干土,一端铺湿土
4 、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后,察看蚯蚓运动的方向。
实验次数
1 2 3
过
实验次数
1 2 3
程
干燥土壤里蚯蚓
数
盒子中间蚯蚓数
润湿土壤里蚯蚓
数
验
光亮一端蚯蚓数 盒子中间蚯蚓数 黑暗一端蚯蚓数
实 验
结 论
蚯蚓喜爱在黑暗湿润的环境。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3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影子的察看
实验器械
手电筒、橡皮擦、魔方、瓶子
1、选择背景墙。
实
2、选择遮光体。
3、翻开光源,察看影子的状况,做好记录。
4、改换遮光体,对照实验。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进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
评定等级
4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察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一 根 17 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
实验器械
、一块平
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相同大小的白纸,指南针一个。 1.依据已学的方向知识, 再利用指南针确立太阳的方向,
实
用简
易的日影察看仪放在预先察看好的地方。
2.每隔 10 分钟察看、记录一次。(测试时间是上午 点50分)
8点到 8
验
填好察看记录表一
3.每隔 1 小时察看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 9 点到下午 5 点之
间的影长,整理记录。
过
4、依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
程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跟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老是和
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的变化是跟着太阳在天空中的地点变化而变
实 验 结 论
化的,太阳地点最高时(中午)影子最短,太阳地点最低时(清早和傍
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能够发现,影子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 子最短的是中午(正当头顶时) ,下午影子渐渐变长。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5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考证光的流传路线
1 块
实验器械
手电筒 1 把,直管 3 张相同地点打圆孔的卡纸、屏幕
1、 把三张带孔的卡纸,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子上,每张卡纸相
实
距 15厘米,排成齐整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圆孔在一条直线上; 2、在最后一个卡纸的后边,直立一个纸屏,把手电筒翻开,对着 第一张卡纸的圆孔照耀, 让光芒照耀进小孔, 察看最后的纸屏上有
验
没有光点;
3、把第二张(或第三张)圆孔卡纸向左或右挪动
5厘米,相同方法
照耀第一张圆孔卡纸,察看最后边的纸屏上有无光点。
过
三个小孔的地点 三个小孔成一条直线 左挪动第二张圆孔卡纸 右挪动第二张圆孔卡纸 左挪动第三圆孔张卡纸 右挪动第三圆孔张卡纸
纸屏上有无光点
程
实 验
结 论
光是沿直线流传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6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制作潜望镜
胶水 1 瓶、胶带 1 卷、剪刀、美
工刀,
潜望镜组合制作资料
1 套,
实验器械
长方形纸盒 1 只,小镜片 2 只
1、利用“潜望镜组合资料”直接组装一只,而后用它从室内的门、窗
实
的边沿察看室外的状况;
2 、自己利用资料,自制一只简略的潜望镜:
验
用一只长方体牙膏盒,在一端的侧面,剪开一个方形的口,另一端在它的
对面,也开一个相同的口,而后在左右的面,和对角成 45度,切出直线口子,能够插下小镜片。最后, 用胶带将镜片从外边固定住。如右图这样,一个简略的潜望
镜就做成了。
过
程
实 验
结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7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械
三个黑色纸袋,三支温度计
1、把三个相同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
实 2、在阳光下,分别依据不一样的方式摆放:和地面水平、和地面垂直和
阳光垂直,同时记录下刚开始的温度。
3、而后,每隔 2分钟记录一次各袋的温度,总合记录 5次,比较它们
验
温度有什么不一样。
过
程
纸袋摆 放的情 况 和地面 水平 和地面 垂直 和太阳 光直射
刚开始 的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实 验 结
论
搁置的方法不一样,吸热的成效也会有所不一样 ,直射比斜射更简单
吸热。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8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白色纸、粉红色纸、黑色无光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各一张,
实验器械
温度计 5支
1、把 5种颜色的纸,对折,做成相同大小的纸袋;
实 2 、在每个纸袋中,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到阳光下;
3 、记录下刚开始各个纸袋的温度,而后,每隔 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总合记录 5次。
验 4、比较在阳光下晒相同的时间后,各个纸袋温度有什么不一样。
纸袋的种 类 刚开始的 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过
黑色
粉色
铝箔纸
程
黑色蜡光
纸 白纸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物体的吸热状况与它的表面颜色相关,颜色越深越简单吸热。
评定等级
9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设计、制作简略的太阳能热器
纸盒、泡沫塑料、棉花、方形或圆形饮料瓶、玻璃片、透明塑料
实验器械
膜、 黑色纸、平面镜、锡箔纸, 剪刀或美工刀、透明胶带
1、在盒子的底部垫上一层棉花,侧面用泡沫塑料板垫上,
实
而后将锡箔纸衬在里面,作为反光资料;
2
、用黑色纸把塑料饮料瓶的瓶身包起来, 放在盒子里, 盒
盖的上边挖空,覆上一层塑料膜,
验
3
、瓶子里装上清水,盖上盒盖,调整热水器的角度,使受
热面与阳光垂直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设计制作热水器要综合应用我们学过的各项知识,才能做得切合要求。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0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光的强弱与温度
实验器械
平面镜 5 个,放大镜 1 个,凹面镜 1 个,温度计 1 支
1、在阳光下,将一面平面镜的反射光射向墙壁,用温度计丈量
实
光斑处的温度;
2
、同时,和另几个同学,把多个平面镜的反射光反射向墙壁的
一个点,也用温度计丈量光斑处的温度, 记录下照耀相同时间后的温度
验
3 、用一张纸平铺在阳光下,测出此时温度,用放大镜在纸面上 形成一个光点, 丈量光点处的温度;
4
过
、把凹面镜放在阳光下,用温度计丈量凹面镜上方,汇聚的
光点处的温度。
5
、比较这几处强光与弱光温度的不一样
0
光的强度与温度数据记录单
1 3 5
凸面镜
凹面镜
镜子数
程
光的强 度 温度
实 验
结 论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1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探究岩石变化的原由
酒精灯 1、镊子 1、烧杯 1、带盖饮料瓶 1、碎砖块 1、小石块 5、
实验器械
石膏 30 克 、 培育皿 2(或小碗、盘子)、豌豆种子 20 粒
1、 冷和热的作用:
实
对岩石的影响将小石块用酒精灯加热,而后用镊子夹
着,丢到冷水里,频频几次。
2
、流水的作用:
在塑料瓶里灌上大部分瓶水, 放进几块岩石块, 盖上盖子,
验
而后强烈摇摆。
过
3 、植物的作用:
向小碗(盘子)里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在倒入一
些石膏糊, 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察看豌豆抽芽后的
石膏。
程
4 、动物的作用:动物会在岩石的空隙打洞窟,进而损坏岩。
实 验
结 论
岩石在各样要素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2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找寻土壤的成分
小铲子 1、放大镜 1、镊子 1、150ml 烧杯 1、润湿土壤若干、报
实验器械
纸 2 张、玻璃搅棒 1 根
1、把土壤倒到一张报纸上,
实
先用肉眼察看土壤里有什么, 再
借助放大镜察看
2、用镊子把土壤颗粒分开, 借助放大镜认真察看, 察看土壤 颗粒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验
3、 把水倒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而后静置一段时间,
你察看到什么现象?
方法 找寻土壤的成分
过
肉眼
发现土壤是湿润的,说明含有水分,里面还有植物的细根、碎叶、腐化 的小虫等动植物的残体。
放大镜
土壤自己的颗粒也大小不一样,有小石子、大小不一样的沙粒、粘土微粒、 还有特别渺小的粉尘颗粒
程
倒入水中
土壤颗粒就会沉到水底,能够察看到,泥土是分层堆积的。从下到上依 次是:石子、沙子、粘土、粉砂、植物残体的飘荡物,在搅动土壤时, 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实 验 结
土壤是风化后的岩石颗粒、石子、沙子、粘土、粉砂、以及动植 物残体、空气等其余物质的混淆物。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3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模拟雨如何影响土地
长方体水槽 2、降雨器(饮料瓶底部钻孔)
实验器械
1、混有沙石的土
壤、接水盆 1 、
塑料薄膜、小铲子 1、报纸 3 张
1、用混有沙石的土壤在长方形塑料水槽里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
实
小铲子拍紧,再在土的边沿造一个“绝壁”;
2、在一个塑料饮料瓶的底部钻一些小孔,做成“喷水器”,在瓶
里装满水
验 3、把装有“绝壁”的盒子(或水槽)放在废报纸上,在报纸上铺
塑料膜,并把盒子(水槽)的一端垫高;
4、把喷水器放到必定的高度,让“雨水”尽量下降到斜坡的土地
过
上,察看雨水下降到 “模拟地形” 时,雨水、径流以及土地的变化。
程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雨水会对土地形成侵害,改变地形地貌。
评定等级
14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探究侵害的实验
实验器械
水槽 2 只、铁架台 1 座、铁环夹 2 个、降雨器 2 个(底部钻大小、数目不一样 孔)、蒸发皿 6 个、长有草皮的土壤层 2 块、纯土壤 4 块(分别搁置在蒸发 皿内)
实
1、组装好铁架台,将铁环夹水平旋紧在立柱上,
2 、将装好土壤层的蒸发皿水平放在铁环夹中间, 一种是有草皮的,
一种是纯土壤
验
3 、用同一个降雨器灌相同多的水,在相同高度淋洒这两个不一
样的土壤层,用接水的水槽分别接住流下来的“径流水”,察看水质的不一样点;
过
4 、换上两个相同的土壤层,用大孔、小孔不一样的两个降雨
器,分别灌一整瓶水、 半瓶水,也是在相同的高度对这两个土壤层进行各自喷淋,接住径流水后察看;
程
5 、相同的方法,换上此外两个相同的土壤层,进行坡度不一样
的侵害实验,察看径流水的水质有什么不一样点。
实
验
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侵害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的土地受侵害的程度大;
大的土地受侵害的程度大,坡度小的土地受侵害的程度小;降雨量大对土地的侵害
程度严重,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害程度就轻。
坡度
结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5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械
模型小车 1 辆、尼龙线 米、铁垫圈 10 个、秒表 1 只
1、安装小缆车:
力方向与
车轮行进的方向一致,在线的另一端,系上一个铁丝做的挂钩。
将实验用的小车平放在圆滑的桌面上,把线拴在车头的正前面正中,这样,拉
实
2、实验小车的运动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把挂钩一端垂下桌沿,先挂一个铁垫圈,察看小车的运动状况;而后再挨次 增添铁垫圈的数目, 察看小车的运动。 每次都从同一个起点开始, 同一个用秒表
时,并做好记录。 验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
过
挂( )个垫圈,恰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实验 小车运动的快慢 (垫圈个数) 次数 快慢状况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
1 2 3 1 2 3 1
程
2 3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小车在拉力的拉动下会运动,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评定等级
16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时 间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橡皮筋环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
离的关系
实验器械
实验用小车 1 辆、皮尺 1 条、橡皮筋(筋圈) 3-5 根
1、安装弹力小车:
把橡皮筋的一端栓在实验小车的车轴正中,另一端系在车框前面的正中。
实
2、环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转动车轮,使橡皮筋环绕在车轴上,每次的圈数依据计划的圈数进行,圈数要成倍的增添,小车运动后,用皮尺丈量不一样圈数小车行驶的距离。
。
橡皮筋环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实验 小车运动 均匀 绕的圈数 次数 的距离 距离 1 2 3 1 2 3 1 2 3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7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橡皮筋的力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器械
橡皮筋、细线、量尺、实验用小车
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头。
实
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 3、松开皮筋,察看小车的行驶。
4、分别缠不一样的圈数,进一步察看小车前行的距离。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我的发现: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我的结论:橡皮筋缠的圈数越多,拉力越大
。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8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小
实验器械
弹簧测力计、钩码、回形针、橡皮筋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能否指在“ 0”的地点
实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验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用弹簧测力计能够测卖力的大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19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时 间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运动物体遇到的摩擦力与什么因
素相关
实验器械
5N 的弹簧测力计 1 只、钩码 1 盒、长方体木块 1 个、砂纸
1、 摩擦力与接触面圆滑程度的关系:
(1)把小车放在砂纸圆滑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
实
力F;(2)把小车放在砂纸粗拙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
拉力 F
2、摩擦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 1)把小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 F; (2)在小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 F; 实验一摩擦力与接触面圆滑程度的 实验二摩擦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验
关系
不改变 的条件
要改变 的条件 摩擦力大 小 不改变 的条件 要改变 的条件 摩擦力大 小
过
程
实 验 结 论
表面粗拙的比圆滑的摩擦力要大
;
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20 / 2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温水溪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温水溪小学 班 级 实验名称
五年级 实验者
时 间
物体滑动和转动的摩擦力的比较
实验器械
5N的弹簧测力计 1 只、实验用小车 1
将小车平放在桌面上,用
1、测试实验小车车轮转动时的摩擦力:
实
弹簧测力计匀速牵引,直线迟缓行进,丈量出此时的摩擦力
2、测试实验小车车轮滑动时的摩擦力:
将小车用橡胶将车轮
固定住,不让它转动,在不改变小车的重量、路面的圆滑程度等条件的
验
状况下,相同丈量车轮滑动时的摩擦力
实验次数
摩擦力大小
均匀摩擦力大
小
过
轮子转动行进 1 2 3
程
轮子滑动行进 1 2 3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2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