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区军民情深

老区军民情深

来源:测品娱乐
老区军民情深

---蓝山县拥军爱民工作纪实

洪水汹涌,波涛滚滚,在今年6月7日至9日的特大洪水中,地处舜水河和俊水河交汇处的蓝山县火市办事处,顿时成了一片汪洋泽圆。灾情就是命令,在这紧急关头,县人武部全体干部立即投入紧张战斗中,在县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启动抗洪抢险预案,县委常委、县武装肖运杰亲自带队,先后组织出动民兵应急分队80余人次、官兵和民警70余人次,出动车辆30台次、冲锋舟4艘次,安全转移群众230人,转移师生110人,成功解救出8名被困群众,一曲曲军民深深鱼水情的赞歌又在这个老区奏响。

拥军爱民光荣史

早在1934年8月、9月,肖克、任弼时、王震等将领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进入永州的第一站就是蓝山土市新村,在这里,当时为了让8万红军胜利渡过钟水河,新村群众积极支援红军,各家各户把自己家的门叶拆下,架设浮桥,让红军渡河。同时,不少群众还冒险驾着木船,一船又一船接送红军。红军进村以后,新村、上陈等村群众主动把住房让出给红军住,帮红军洗衣、做饭,群众都忙开了。而红军则在村里刷写标语,清扫村巷,帮村民挑水等。在一

个个古老乡村呈现一幕幕军民鱼水深情的感人场面。目前,楠市镇的下洞村,土市的新村等仍然保留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当年,肖克将军的指挥部设在土市新村李光成家,撤离时,红军把箩筐、斗笠等赠送给村民。在楠市下洞村,红军写下了二十多条标语,当地群众为了保护好这些标语,用纸、石灰再加粉刷了一层盖住,直到全国后,群众才把盖上的一层撤下标语才显露出来。蓝山这块先烈洒下鲜血的红色土地,也于1994年被省民政厅定为老区。

今天,老区人民在田心、塔下寺、土市等埋葬有牺牲红军的地方,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资对烈士墓进行修缮,每年组织中小学生祭扫烈士墓,以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先烈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拥军优属尽全力

蓝山是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县财政并不宽裕,但是涉及到拥军问题时,即使经费再紧,困难再多,县委、县也从不言紧,不言难。县委、县人武部第一许洋名常说:“拥军优属是蓝山县的优良传统,凡是驻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尽全力帮助解决。”从2002年起,县委、县压缩其它开支,先后从县财政挤出160多万元,用于人武部消赤减债和进行正规化建设;28万元帮助县中队修建营房和改善官兵伙食;

56万元为正在组建的消防中队兴建了占地10亩的营房;240万元用于兑现优待对象优待金。今年年初,县委、县计划拨款10万元用于人武部更换车辆;拨付40余万元用于组建民兵常驻应急分队的营房维修及其各种配套设施的添臵。在军地双方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受到了省军区、军分区工作组的高度评价,完工后将成为全市民兵常驻应急分队的一大亮点。

同时,县委、县时刻把驻军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慰问驻军,共叙军民情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八一前夕,当地群众每年还主动与人武部开展军欢活动。严兴德每次在军地联席会上都强调:“各级领导部门要树立国防建设无小事的思想,切实抓好拥军优属工作落实”。5年来,县委、县在地方机构精简,人员安臵难的情况下,先后安臵随军家属12名,解决驻军子女入学入托22人次,安臵率和入学入托率均达到了100%,实现了随军一个安臵一个的目标,并从2004年起,每年为每位人武部干部发放2000元的医疗补助用于日常看病,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家属就业难、子女上学难和干部看病难问题。

心系驻地情更浓

民拥军,军爱民,驻军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为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在加快新农村

建设中,人武部充分发挥“青年民兵之家”作用,联合县农业部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帮助乡村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前,大部分乡村已基本形成了林、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齐头并进的农业产业化结构。为解决大麻办事处联系点行动路难问题,县人武部多方协调有关单位和企业筹资20余万元修建了通村公路。此外,自2002年来,县10多名驻军干部,资助了近2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蓝山是个年年遭受洪涝灾害并且比较严重和森林火灾易发的县,每次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县人武部都是主动请缨,积极协调组织驻军和民兵人员投入抢险救灾。仅去年,就组织参加了6次扑救山火和两次共200余人在祠堂圩乡和土市乡的抗洪抢险行动,均完成任务,受到了县委、县的高度评价。据统计,近3年来,驻军共出动官兵800多人次、组织出动民兵1000多人次,车辆60多台(次),参加抢险救灾达20多次;每年为学校学生和企业新员工搞军训1000余人,积极配合组织20名应急分队常年担任城区巡逻执勤任务。同时,为积极响应县委、县创建“全省首个森林城”、“绿化致富文明城”和“森林生态城”的号召,每年还组织1000余名民兵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蓝山这块红色土地上,老区人民仍然发扬当年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在这里似一股股春风,吹开更加灿烂的鲜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