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评判性思维方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分析

评判性思维方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测品娱乐
论著

评判性思维方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分析

朱德霞

邱玉莲

刘晓珍

(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000)

【摘要】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方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

8月在我科实施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234例,按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未经评判性思维培训,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评判性思维培训,对2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和导管使用天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P<0.05)。结论

【关键词】肿瘤患者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拔管、并发症、导管使用天数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PICC置管专科护理人员经评判性思维学习和训练后,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可显著改善PICC置管

评判性思维

应用效果

PICC置管相关问题,有助于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ApplicationandanalysisofcriticalthinkingmodeinPICCcatheterforcancerpatientsZhuDexia,QiuYulian,LiuXiaozhen.TheSecondHospitalofLongyanCity,Longyan,Fujian3000【Abstract】Objective

ToevaluatetheeffectofcriticalthinkingmodeinPICCcatheterforcancerpatients.Methods

SelectedsomecancerpatientsundergoingPICCcatheterizationinourdepartmentfromAugust2016toAugust2017,andrandomlydividedthemintoand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Thecontrolgroupconsistedof124nurseswithoutcriticalthinkingtraining,whiletheobservationgroupconsistedof110nurseswithcriticalthinkingtraining.AndthePICCcatheterrelatedproblemsobservedindicatorsincludingthesuccessrateofcatheterization,complications,nursingsatisfactionandthecatheterservicedayswerecomparedandanalyz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

Comparedwith

Afterthe

thecontrolgroup,thepatientintheobservationgrouphadmoreeffecttoimprovethesuccessrateoftubeplacement,unplannedextubation,complication,catheterservicedaysandsatisfactionwithnursing(P<0.05).Conclusion

studyandtrainingofcriticalthinking,thequalityofnursingstaffinthespecialtyofPICCcatheterswereimprovedsignificantly,andthenursingeffectwasmoreremarkable,andfinallyitwillhelpto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serviceandthetreatmentofpatients'condition.

【KeyWords】Cancerpatients

PICCcathetering

CriticalthinkingmodeApplicationeffect

DOI:10.19435/j.1672-1721.2019.36.007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经验,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作为一种静脉输液技术在肿瘤患者化疗中日趋被广泛使用,但PICC置管中及置管后均容易引起并发症,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PICC置管专科护士加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有助于其在PICC置管及护理时能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自2016年8月我科加强了PICC置管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培训,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比率大大降低,导管使用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1

5192施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28岁~73岁,平均年龄(46.7±4.6)岁;对照组124例,男78例,女46例,年龄34岁~81岁,平均年龄(48.2±5.1)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肿瘤类型主要有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淋巴癌和胃癌,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型号7655405。

1.2

方法

对照组PICC置管前由医生单独谈话,向患者

及家属宣教相关知识、置管的方法及优缺点、注意事项等,并签署同意书[2],置管时及置管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士长牵头成立PICC置管专科护理组,护理组人员在上岗前均通过PICC置管专业培训,掌握了PICC置管及维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对PICC置管中常见的问题具有判断、处理的基本能力。护理组人员上岗时,要先查看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情、有无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然后与医生联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谈话,谈话内容与对照组一

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2月第23卷第36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实

作者简介:朱德霞,女,本科,主管护师。

论著

致。在谈话过程中,护理组人员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再进一步地了解,并通过评判性思维判定患者是否适合PICC置管。如果患者适合PICC置管,要向患者及家属进一步说明置管中的细节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并请家属签字。签字后,护理组人员再次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估,选定合适血管,按统一的操作及维护流程在B超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并再次向患者提醒置管的注意事项,确认患者已经完全清楚。置管后要对每名患者置管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导管型号、置管时间、置管位置、拔管时间等,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有预判性,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患者出院时同样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及时做好宣教,发放PICC维护记录本,教会患者学会一定的导管维护知识。此外,还要及时总结经验,定期召开护理讲评会议,对置管中出现的情况及特殊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特别是置管中出现的并发症要给予原因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组人员对置管风险及处理的评判能力。每年护理组要定期派送成员外出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不仅要学习PICC置管的先进技术及问题处理,更要学习其他单位评判性思维理念的应用

表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例数110124

置管成功例数

非计划拔管

静脉炎2(1.82)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2(1.82)4(3.23)

并发症

导管异位1(0.91)3(2.4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0.91)4(3.23)

导管堵塞2(1.82)5(4.03)

合计8(7.27)

很满意

满意

和成效,总结学习成果供科室讲评会议讨论、学习,以便提升全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护理理念。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发

症类型及例数、对护理满意度和PICC导管使用天数,并进行比较分析。患者出院时均对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主要对护理人员PICC置管前后的规范操作、导管维护及出现问题时的应对措施进行评价,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很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计划拔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使用天数为(195.6±4.5)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60.8±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P<0.05)。

例(%)

满意度

不满意

总满意度

2组患者PICC置管相关指标对比

108(98.18)1(0.91)67(60.91)33(30.00)10(9.09)100(90.91)

115(92.74)10(8.06)6(4.84)3.8500.046

6.6620.009

22(17.74)21(16.94)47(37.90)56(45.16)68(54.84)5.7160.013

5.80.017

字2

P

3讨论能更早预见到静脉炎、导管异位、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的使用天数也显著延长。由此可见,对于应用评判性思维的护理人员及整个护理服务,患者的认可和满意度很高,也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工作成就感更强,最终也将有助于整个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覃秀玉,唐忠敏,陈丽君,等.护士评判性思维方式对鼻咽癌患者PICC置管率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1):266-267.[2]史淑红.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分

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209-210.[3]

陈丽君,周文婧,常鑫,等.对195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及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883-2885.

[4]张小媛,张平.肿瘤专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

理,2010,8(22):1975-1977.

[5]彭守华,姚桂琴,徐敏,等.评判性思维方式在癌症患者临床护理中

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57-58.

(收稿日期:2019-09-02)

评判性思维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西方学者引进到护理学领域,并很快成为了护理学科的重要理论和哲学基础,其强调的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要求护理人员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所护理工作作出的、迅速的、预见性的判断[3]。肿瘤专科护理是一项综合了多学科、多层次的护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经常发生突发病情恶化和紧急抢救的情况,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随时作出预判性的,系统、正确的分析,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培养具有良好评判性思维的护理人员也将成为提升肿瘤专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5]。

本研究中将评判性思维引进到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拔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导管使用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我科PICC置管专科护理人员经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及案例讨论等有意识地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学习和训练,素质得到全面增强。护理组人员在患者入院伊始就能主动参与到病情的讨论中来,全面了解患者的背景情况,从而能收集、获取更多的有利于治疗及PICC置管的信息,其在进行PICC置管时针对性更强、置管成功率更高,且

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2月第23卷第36期

51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