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一、 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指导思想以______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师生环保意识为出发点,以深化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绿化学校的生态环境和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素养。
二、 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实施目标
1、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精细化,求实化。
2、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现有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 各学科教育之中。
3、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 “绿色学校”活动。
三、 创建省绿色学校的主要工作
(一) 健全组织机构
1、 强化指导功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分管校长全面负责,政教主任主抓,班主任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班团等各项活动中。
2、 骨干引领作用,建立以班主任和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 监督考核,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推动学校 环保创建工作的进行。
(二) 强化环保队伍建设
1、 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 环保教育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 环保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课堂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务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学科特点开展环境教育,渗透在各年级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课中,每学期要有环保教育的教案提交教务处。其它学科,要适时地渗透环境教育,相关内容在教案中要有所体现。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切实掌握课程所规定的环境教育内容,唤起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校环境的整体优化。大力 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四) 德育活动也应渗透环境教育。加强德育,增强公德意识。告别一个“不良行为”(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和形成一个“良好习惯”(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习惯)。政教处要联合总务处、团委、校医室、学生会的力量,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促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卫生有根本性的转变。具体活动如下:
1、 每学期要调整环保小组成员,负责日常的班级及校园环境卫生清扫,配合教务处开展相关的环保活动。充分考察校内外污染情况,并带动全校学 生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
2、 有重点组织相关环保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板报、广播、电教多媒体设备等宣传环保知识,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主题宣传活动。我们将从下列这些纪念日中选择几个主要节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升旗讲话、主题板报、校报等形式开展。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初―――爱鸟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五) 开展环保教育课外活动。
1、 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利用双休日 和假日,为保护环境做好事、做实事,清除白色污染、非法广告,平日注意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
2、 继续开展综合实践专题活动。组织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对环境问题继续开展调查研究;把学校的环境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学校的环境教育使学生能在所辖社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社区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并运用所学知识为优化社区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六) 做好校园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现有绿化的基础上 ,借校园既将扩建之机,精心规划,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卫生标准,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食堂无苍蝇,厕所无异味。并努力做到垃圾分类,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切实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有机渗透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素质,为营造一个清新、自然、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做出自各的努力。创建省绿色学校是我校近期的发展目标,优化学生心灵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应共同努力,多方面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我们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创建”活动的目的也就能达到。我们要按照省“绿色学校”申报工作 的总体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确保绿色学校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我校绿色学校建设工作在上一年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创建绿色学校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基础上根据《绿色学校指南》的要求在 年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使我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 创建绿色学 校工作内容和安排1、继续对教职员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培训①校本理论培训。采用组织专题讲座,学习讨论,播放环境教育光盘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进一步加深环境保护和绿色学校的理念。②组织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外出向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加环境意识。③继续派出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区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方面的培训。2、继续利用课堂的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的渗透①对各学科提出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而重点学科仍然是语文、品德、综合实践 等学科,把环境保护讲深讲透。②学校利用学生集会时宣讲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要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时也要有相关内容。3、继续利用学校广播室,各班黑板报、学生环保志愿队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比赛方式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识,营造环境文化氛围。4、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环境管理。5、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的措施,加大校园的环境管理力度,美化净化校园,进一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回收资源。 6、继续组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科研工作。7、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8、在师生中大力倡导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要求师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注意环境保护,举止文明,道德高尚。
二、 主要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1)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语文、品德、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 作。
2、 完善环保队伍建设(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切实落实工作。
3、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可绿化面积达到100%。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校园之声”定期广播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3)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
4、 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 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科组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2)大力开 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3)发动学生,组织“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4)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环保实践活动。
5、 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 理(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广播”开辟“绿色知识教育”专栏,宣传各级关 环境教育的方针。(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等资料进行妥善管理。总之,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关 不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 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特拟订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 奋斗目标:
(一)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 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 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班队会、宣传板报和黑板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有关内容和法律知识,使环保教育融 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 创建活动多样化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 “绿色学校”活动。
三、 总体要求: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如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不乱写乱画,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自觉节约资源 等。
四、 主要措施:
(一) 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学校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名单为: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成员:(政教主任)、(政教副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党办主任)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 会、科学、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作。
(二) 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 积极邀请环保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来校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学校师生环保意识发展,切实落实绿色校园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