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表现: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2、患儿发热的同时...
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人类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它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并且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因此而得名。手足口病由于多属于轻症、并发症少,有时仅仅以咳嗽、流涕、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起病,手足口起疱疹不典型且在短...
此病之所以叫手足口病,就是因为它的病状都发生在手、脚和口腔上。发病初起,患儿有口角痛、嗓子痛、流口水等症状,也有的会发烧。一两天后,孩子的手、脚和口腔等 处可出现红色癍点,癍点逐步发展成为疮疹。疮疹内为微混浊的液体,溃破后形成溃疡,常使患儿吃奶、吃饭受影响,许多患儿为此哭闹不止...
手足口病,在中医中被称为“痘疮”或“痘疹”,有时也被称作“天花”。这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少数病例可能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4、5、9...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和斑丘疹。以下是关于手足口病及其发病原因的详细解答:一、手足口病是什么 症状表现: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和斑丘疹。患者还可能有发热、拒食、流涎、流涕、咳嗽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悬浮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在人群中传播;所以在好发季节常可见到手足...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
手足口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原体EV71病毒会在手、足、口以及皮肤、黏膜上引发典型的斑丘疹及疱疹,伴随卡他性症状。典型的病例中,潜伏期大约为2至7天,大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并无明显前兆,但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发热,温度在38℃左右,持续2至3天,少数可达4天以上。发热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的患者,症状会更为严重,发热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