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山药的土炒方法如下:选材准备 山药:选择干燥、无霉变的药用山药饮片(一般为麸炒或生品)。 伏龙肝(灶心土):需碾碎过筛,取细粉备用。若无灶心土,可用纯净黄土代替,但需炒至松散无杂质。土的处理 将灶心土或黄土放入炒药锅中,中火加热至土粉呈灵活滑动状态(约150-180℃),土色变深并散发轻微焦香。炒制步骤 投药
① 热锅后撒入麦麸(山药:麦麸=10:1),中火炒至冒烟。② 倒入山药片,快速翻炒至表面微黄或黄棕色,筛去麸皮,放凉。2. 土炒山药 作用: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步骤:① 将灶心土(伏龙肝)研细粉,炒至灵活状态。② 加入山药片,炒至表面挂土色,筛去土粉。3. 生山药 直接切片晒干,...
炒山药:取净山药片,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麸炒山药:按每100kg山药搭配10kg麸皮的比例。先将锅加热,撒入麸皮,待起烟后投入山药片,迅速翻动,直至山药片表面呈黄色,取出后筛去麸皮晾凉。土炒山药:每100kg山药使用30kg伏龙肝粉。用文火将伏龙肝粉炒热,投入山药片进行拌炒,至山药片...
将锅烧热后撒入麦麸(山药与麦麸比例通常为10:1),待冒烟时投入山药片。 中火快速翻炒至表面微黄,散发焦香气时筛去麸皮。 麸炒后增强补脾止泻功效,常用于脾虚久泻,如参苓白术散中的山药即用此法。土炒山药 取灶心土(伏龙肝)研细粉,置锅中炒热后加入山药片。 翻炒至表面挂匀土色,...
1. 麸炒山药:使用麦麸作为辅料。先将锅预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净山药片。麦麸受热后能产生焦香气味,与山药相互作用,可增强山药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减少其生品的滑腻之性。在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动山药片,使其均匀受热,炒至表面呈淡黄色,取出,筛去麦麸。2. 土炒山药:选用灶心土作为...
取干燥生山药片备用。 热锅至180℃左右,撒入麦麸(山药与麦麸比例10:1),待冒烟时投入山药片。 快速翻炒至表面微黄,散发焦香气时筛去麸皮,冷却后密封保存。此法增强健脾功效。土炒山药 将灶心土(伏龙肝)碾细过筛,置锅中炒至滑利状态(约200℃)。 加入山药片(土与药比例1:5),中...
土炒山药先将土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再投入山药片拌炒,至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100kg山药片,用灶心土30kg。注意土经加热后逐渐变色,因此炒山药的土稍显黑色时及时换新土,以保持药色美观。选购山药的注意事项 1、外观:选择表皮光滑,无破损和腐烂的山药。
山药炮制时可采用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土炒和麸炒。土炒:土炒山药是一种传统的炮制方法。其操作过程是将山药片与一定量的灶心土(或黄土)共同炒制。炒制时,需将灶心土炒至灵活状态,再投入山药片,用中火炒至山药表面挂满土色,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即可。土炒山药能够增强山药的补脾...
以一款家常土炒山药为例,首先将山药切片,热锅凉油下入山药翻炒至微黄,然后加入蒜末、盐等调料继续翻炒至山药熟透即可出锅。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中小火慢炒,既能保证山药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又能使成品更加美观可口。总之,土炒山药宜用中小火进行炒制,以保持其口感、营养价值和美观度。在实际...
土炒山药:把伏龙肝粉放入锅内,用文火炒热,投入山药片,拌炒至表面挂土色,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100kg山药片需用伏龙肝粉30kg。米炒山药:将净山药片和米一同投入热锅内,用文火炒至米呈黄色,取出筛去米,放凉。每100kg山药片需用米30kg。蜜麸炒山药: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将蜜炙麦麸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