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氯化钾;故答案为:氯化钾;(2)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多的是钾溶液,因为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氯化钾大;故答案为:钾;(3)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将50g水加入盛有3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
(1)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确定5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2)温度约在 22℃时,KNO 3 与KCl的溶解度相同;(3)在60℃时,KNO 3 的溶解度大于KC的溶解度,所以饱和溶液中KNO 3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1)40g;(2)22;(3)大于.
①从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0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故答案为:30;Ⅰ;②40℃时,钾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加入100g钾,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60g 100g+60g ×100%=37.5%.故答案为:饱和;37.5%;③60℃时,钾的...
A、由曲线可知60℃时,氯化钾溶解度为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氯化钾,所以100克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钾的质量肯定小于40g,说法错误;B、由曲线可知60℃时,氯化钾溶解度为40g,即40g氯化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5g氯化钾需溶解在62.5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说法正确;C、40℃时,...
28.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钾_。 (2)5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到饱和,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0g/(100g+40g)*100%=28.6% (保留小数到0.1%)。
A项中,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要具体到相应的温度,故A错。B项中,因为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钾溶液变饱和,故B正确。C项中,在该温度下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溶液不一定为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D项中,在该温度下...
(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温度不变,则溶解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将60℃时的KNO3饱和溶液210g恒温蒸发50g水,剩余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仍然是110g210g×100%≈52.4%;(2)由图1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A、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必须有温度的,否则不能比较,故A错误;B、由于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能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SS+100×100%,t℃时,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本题没说是否饱和,...
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所以即使加入40g氯化钾,也只有34g溶解,所以烧杯A中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100g+34g=134g;(2)20℃、40℃、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4g、40g、45.5g,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时,在20℃和40℃时形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而在60℃时形成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
b是对的 a 从图可以看出曲线有交叉,不可能一定大于,小于t时即为错 c 应该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才相等,溶解度是根据质量来算的,与摩尔质量无关 d 错得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