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被害人可以在判决后选择是否接受被告人的道歉,但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被害人接受道歉或者规定拒绝道歉的后果。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由判决宣告道歉:(一)以言语、书信、电报、通讯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荣誉;(二)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或者其他公共场合殴打他人;(三)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或者采用其他方法侵害他人财产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规定:“侵权人赔偿损失后,应当给予受害人道歉。道歉的方式和内容应当与侵权行为的情况相适应。”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和解的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由当事人自愿签署。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可以请求人民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和解协议经人民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虽然被告人在刑事案件中可以根据判决宣告道歉,但被害人并没有被法律强制要求接受道歉或者规定拒绝道歉的后果。在民事案件中,侵权人应当给予受害人道歉,但道歉的方式和内容应当与侵权行为的情况相适应。当事人和解协议经人民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