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条件包括履行完债务、解除合同、债务抵销、提存标的物、债务免除、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定或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合同终止原因消失后可恢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法律分析
一、终止合同条件是什么
终止合同条件是: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另外,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二、合同终止是否承担赔偿
解除合同后是否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分别不同情况:
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没有采取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一方当事人因他方根本违约或者经催告仍不履行义务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向将来发生效力,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受到的损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因订立合同、准备履行合同和因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
三、合同终止如何恢复
如果终止的原因消失,终止的合同会恢复。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以后,因一定的法律事由的出现,使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的法律名词。
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结语
综上所述,合同的终止条件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提存标的物、债务免除、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信原则,并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有效性。至于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协议解除合同中免除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不得再请求赔偿。合同终止可以恢复,一旦终止原因消失,合同可以恢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失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的修改、废除或者退出的程序,比照各该条约、协定的缔结的程序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五条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者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公布。其他条约、协定的公布办法由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二十一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