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味精有什么生活小妙用

味精有什么生活小妙用

来源:测品娱乐


味精有什么生活小妙用 营养价值

【别名】

味之素、味素。

【营养成分】

味精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这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96%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并且参与脑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味精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调味品,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适用量尚无定论,有的国家规定每公斤体重日摄入量不超过120毫克。

【中医观点】

味精性平味酸,入胃、大肠二经。有滋补开胃、助消化、醒神补脑、镇惊之功效。

【验方】

(1)味精3克吞服,每日3次,能补脑解毒,适用于预防肝昏迷。

(2)味精,成年人每日2克,小儿每日1克,3次分服,能补脑镇惊,适用于预防癫痫小发作。

【选购与贮存】

真味精呈白色结晶状,粒状均匀,手感柔软,无颗粒感,其溶液透明、无色、无泡沫、无杂质。假味精色泽异样,粒状不均匀,摸上去粗糙,有明显的颗粒感。取少量味精放在舌尖上,若感觉冰凉,且味道鲜美、有鱼腥味的为合格品。味精容易受潮,应密封存储,切勿与碱性食品放在一起。

【温馨提示】

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拌凉菜、做汤、做馅等都可用,但若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调味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味精要注意:①应在菜肴要出锅时放,不可加在滚烫的锅里,因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有致癌作用),且难以排出体外;②不要在强酸性食品中添加味精,因味精呈碱性,若放入酸性食品中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③味精遇到碱性食品后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使鲜味降低甚至丧失鲜味;④高汤、鸡蛋以及鱼、虾等水产品已有较强的鲜味,不需加味精;⑤甜味菜肴不应加味精,否则破坏甜味;⑥低温时味精不容易溶解,如需用于凉拌菜,可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待凉后再浇在凉拌菜上。

此外,还应注意:①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②老年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应严格控制摄入量,以免对骨骼生长不利。③高血压、痛风、肾脏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吃鸡精。④味精吃得过多可能会发生颜面发热、潮红、头重感、出汗、颜面麻木、下颌肌力减弱、颞肌和咬肌有僵硬感、头疼、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导致不良后果。

附:鸡精是鸡肉与鸡蛋复合生产的,有鸡的鲜味和香味,其化学成分是将核苷酸与谷氨酸钠复合,鲜度是味精的1.5~2倍。它还具有耐高温、不串味、食后口不干等优点。在烹饪过程中使用鸡精的条件较味精要宽松许多,鸡精可以用于任何味精的使用场合。在菜肴、汤、面食中适量加入鸡精有较好的增鲜作用,但如加入过多则会破坏菜肴原有的味道。鸡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鸡精中含有10%左右的盐,加了鸡精食物加盐要减量;②鸡精含核苷酸,其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痛风患者应减少摄入;③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要加在汤中,应先溶解后再使用;④鸡精吸湿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保存;⑤鸡精中含有一定量的味精,因此同样应注意不要长时间高温加热。鸡精中的核苷酸容易受到核苷酸酶的降解,因此最好在加热结束之后起锅的时候放鸡精。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