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的基础解释是:(动)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避讳详细内容】
⒈ 忌讳;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例:由于人们避讳这个讨论主题,因此讨论会激起了。英:taboo;practiceofplacingataboooncertainwords;⒉ 回避某事物。例:避讳这个问题。英:dodge;evade;避讳[bìhuì]⒈ 封建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英:tabooonusingthepersonalnamesofemperors,one’selders,etc.;避讳[bìhui]⒈忌讳;由于道德或审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险而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例由于人们避讳这个讨论主题,因此讨论会激起了。英taboo;practiceofplacingataboooncertainwords;⒉回避某事物。例避讳这个问题。英dodge;evade;避讳[bìhuì]⒈封建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英tabooonusingthepersonalnamesofemperors,one’selders,etc.;
二、网友释义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谓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该词语出自于《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三、辞典修订版
旧时为了表示尊敬,在言语或书写时,不说君主或尊长的名号,称为「避讳」。避讳的方法有缺笔、缺字、换字、改音等各种方式。避免触犯忌讳。《淮南子.要略》:「言终始而不明天地四时,则不知所避讳。」《红楼梦.第三四回》:「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生不如。」
四、其他释义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
五、关于避讳的成语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毫不讳言 讳树数马 讳兵畏刑
六、关于避讳的造句
1、除了考虑传统的避讳,取名时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生肖属相、五格剖象、八卦六爻等等。
2、就在一群游魂野鬼之中,有个七八岁的娃娃蹦蹦跳跳在其中穿梭,说也奇怪,群鬼不但没有丝毫的避讳、躲让,反倒不以为然的擦肩侧身而过。
3、陈池毫不避讳的编排着陆超,语气中,显露出深深的鄙视意味,骂到痛愤处,他还拿起讲台上的粉笔朝着陆超脑门儿上砸了过去。
4、古人在编纂先人文集时常有避讳,故而有将名改为某字的现象,现在苏富比拍卖件中的“苏轼谨奉别”才是合理的。
5、《四部丛刊》和《全唐文》均为清代编撰,有避讳之举,而志石不存在此种做法,如志石刻为“玄”,而《权载之文集》和《全唐文》均书做“元”。
6、厨师长梁山一进厨房就先开除了两个厨师,一个是因为抠脚,一个是因为打喷嚏的时候不避讳餐具。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