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窝藏罪与包庇罪,其区别在于前者是明知他人是犯罪分子还为其提供住处和财务等行为;后者是明知他人是犯罪分子,为其做的行为。且两者的法律后果是一样的,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最低三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3种观点: 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本罪为一般主体;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与翻译人。2、本罪发生的时间没有;而伪证罪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中。3、本罪是通过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护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伪证罪掩盖的是何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4、窝藏、包庇的对象既可以是未决犯,也可以是已决犯;而伪证罪所包庇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一、伪证罪的犯罪对象是什么伪证罪的犯罪对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而实际上是无罪的人。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二、伪证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符合下列构成要件认定构成伪证罪:1.伪证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2.伪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3.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4.伪证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