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造句是:宋江说:"武松是义气兄弟,与我肝胆相照。"。
武松的拼音是:wǔ sōng。注音是:ㄨˇㄙㄨㄥ。结构是:武(半包围结构)松(左右结构)。
武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武松详细内容】
武松(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二、综合释义
《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武松[wǔsōng]水浒传小说中的人物。勇武有力,曾路经景阳岗,徒手打死猛虎,被视为英雄好汉的典型。
三、汉语大词典
《水浒传》中人物。勇猛刚烈,曾在景阳冈徒手打死猛虎。后参加梁山农民军,到处诛除强暴,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英雄形象之一。《水浒传》第二三回:“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论人民民主专政》:“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
四、其他释义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勇猛刚烈,曾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杀死张都监。为逃避缉捕,改行者打扮,绰号行者。后投奔梁山农民军,反对接受朝廷招安。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形象。
五、关于武松的成语
六、关于武松的法语
Wu Song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