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的意思是:
1、才:今乃得之。“断其也务广威吸静械喉,尽其肉,乃去”。
2、是,为:乃大丈夫也。
3、竟:乃来自至如此。
4、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
5、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象形字。所像不明。有说为奶头形者,《说文》解作“象气之出难”。“乃”字自殷商至战国晚期写法一贯,基本未变。只是籀文繁作三乃重加,六国古文折而又折。从秦代起,“乃”字收来自笔处向左横向渐长,而且略欲上翘,顶横左端形成一向下短斜笔,汉代客心异把这一斜笔顺势拉长成撇,而右侧欲上翘的收笔渐成缓慢提勾,奠定了楷书形式。
“乃”字在上古主要写第二人称代词或副词。西周克罍:“隹(唯)乃明乃心。”(你要让你的心地光明)句中呢两个“乃”都是人称代词,前者作主语,后者作定语。西周驹父:“我乃至于淮。”(我就到达淮水)句中“乃”是副词。由副词“乃”虚化为连词、语来自气词。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