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寄象基础解释是什么

寄象基础解释是什么

来源:测品娱乐


寄象的基础解释是: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托物象。

寄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寄象详细内容】

⒈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引《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諭则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章炳麟《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⒉寄托物象。引南朝宋郑道子《神不灭论》:“悟夫理精於形,神妙於理;寄象传心,粗举其证,庶鉴诸将悟,遂有功於滞惑焉。”

二、网络解释

寄象寄象是汉语词语,拼音jìxiàng,意思是寄托物象。

三、综合释义

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諭则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章炳麟《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寄托物象。南朝宋郑道子《神不灭论》:“悟夫理精於形,神妙於理;寄象传心,粗举其证,庶鉴诸将悟,遂有功於滞惑焉。”

四、汉语大词典

(1).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谕则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章炳麟《程师》:“学之成验,定于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录者复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录之士耳!”(2).寄托物象。南朝宋郑道子《神不灭论》:“悟夫理精于形,神妙于理;寄象传心,粗举其证,庶鉴诸将悟,遂有功于滞惑焉。”

五、关于寄象的词语

寄在不寄失  鞮译象寄  象寄译鞮  寄象  象寄  象寄译韑  

六、关于寄象的诗句

独游寄象外  独游寄象外  欲藉舌人通寄象  玄珠寄象罔  走笔题诗寄象犀  闵吴通寄象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寄象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